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宗元,唐中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加重视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明道”“行道”的君子,也就是要培养具有“生人之意”的志向,就是不断地去学习圣人之道,以培养能施以仁心、仁政,能够辅时及物、济世安民的封建治术人才。他和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主张写文章要有思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文以明道”思想的提出和实践,对扭转形式主义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柳宗元把传统的经学教育内容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百家之言乃至浮图。他主张既要“邃于经书”,又要“博取诸史群子”,即既要深入钻研儒家经典,又要认真研习诸子百家之书。这是唐朝时期“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文教政策在其教育思想上的体现。

——摘编自何明明《浅析柳宗元及其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宗元思想的影响。
2024-05-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昆明一中高三二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3 . 皇权虽然推动了佛教在南朝时期走向鼎盛期,然而皇权的强大使得佛教丧失了士大夫佛教时期的那种相对独立性,佛教在南朝时期越来越处于皇权的从属地位。这反映了(     
A.魏晋时期三教相互借鉴和融合B.佛教传播主导南朝政治的走向
C.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本土化趋势D.皇权专制对佛教影响的两面性
4 . 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A.佛教渐趋本土化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儒学吸收佛道思想D.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2022-07-24更新 | 573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刘炜在《中华文明传真》中阐述佛教与儒家对应观念的示意图。据此可知(     

A.佛教积极融合本土文化B.儒学汲取佛学自我革新
C.三教交融互补趋势明显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7 . 隋唐以前,南北方的“端午”观念与习俗大有不同,南方重鬼,所寄托的历史典故多与水的意象相关;北方多人伦忌讳,所寄托常与火的意象相关。唐律规定五月初五休假一日,并对节日用品作出规定,从而使端午节日实现了“国家化”。由此可知,唐代(     
A.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B.奉行礼法结合理念
C.南北文化差异在缩小D.塑造节日统一意识
8 . 唐代有一定规模的佛寺,往往会附设教育儿童的学校;各地的寺庙既能为过往行人提供食宿,也能常作为文人墨客聚会之所,举办送别宴会一类的活动。这反映出唐代
A.佛教被普遍接受B.佛教影响面广C.寺院彻底世俗化D.儒学日渐式微
9 . 鲁迅谈到:“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由鲁迅的论述可见,到魏晋时期
A.统治者谨遵礼制以维护社会秩序B.儒学丧失了征服人心的力量
C.礼崩乐坏导致地方势力急剧膨胀D.原社会主流思想地位受冲击
2022-04-09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