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道二教迅速发展,儒学已经远不如两汉时期兴盛。……唐初,太宗李世民立孔庙为国学,尊孔子为“先圣”,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教授儒家经典的学校,大力推行儒学。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五经定本》,领行全国,成为官定统一课本。又令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此书在高宗朝撰成,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考试依此答卷。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陈寅恪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这种前后两期的划分及其特点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领域,也同时体现在文化学术方面。

——摘编自陈寅恪《论韩愈》

材料三   陈寅恪先生说过:吾国历史上,“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

——摘编自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初儒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学术的视角说明唐代两个阶段特征的内涵。结合唐宋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
2023-10-22更新 | 227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教合祀是将孔子、佛祖、老君圣像并列奉祀于同一庙宇空间的信仰实践形式,其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唐代中后期。早期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者主要是僧人,这些僧人在修持佛法的同时也熟习儒、道经典,他们认为儒、道与佛在具体教法方面虽有高下之分,但本质上都与佛法相通、有利于普渡众生,故可共同尊崇。早期佛教固有的“一佛二弟子”造像传统为三教合祀庙宇的修建提供了图像学基础,并逐渐形成“以佛居中、老君居左、孔子居右”的圣象位次模式。三教合祀庙宇具体名称包括“三教道场”、“三教院”等佛教类名称。唐代统治者在尊奉儒家正统的同时,将佛道视为辅翼教化的有力手段,对于儒释道三教都予以认可、扶持。到了宋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三教一致”、“三教同归”的思想氛围。三教合祀也充分契合了普通民众对提高祈愿“灵验性”的关切及“多多益善”的淳朴观念,因此得到民间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摘编自王群韬《三教合祀庙宇考源——“佛教中国化”的信仰实践视角》

材料二   1536年,宗教改革后的瑞士将宗教的管辖权收回本国管理,日内瓦完全成为加尔文实现其宗教理想的试验场。在政教合一的共和体制下,加尔文对市政厅的谕旨得到了完全的执行,其中也就包括于1541年颁布的、对瑞士钟表业产生最为直接影响的《教会法令》和《限制奢侈法》,它们极大地打击了首饰业。随着教徒与日俱增,新教教堂在各地雨后春笋般建立,仅在法国的加尔文教派就有着约2150所教堂、约100万名教徒。尽管它们不需要奢华的礼器,但这些教堂仍需要大量的钟表来报时。16世纪中期,日内瓦成了新教徒的避难堡垒,吸引了全欧洲新教徒的资金。这些钱除了用于宗教改革外,也促进了钟表业的发展。加尔文赋予新教伦理节俭、勤勉等商业美德,这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财富的积累。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社会时间观念增强,制表匠对制表工作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给瑞士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三教合祀庙宇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在瑞士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文化与时代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历史试题
3 .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列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列子》为东晋注疏本。千百年来,对“愚公移山”形象内涵的阐释在时代的呼唤下不断演变,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材料一   《佛说力士移山经》是《列子》“愚公移山”故事的“前文本”……所谓“北山愚公”与“河曲智叟”之名,即从《论语》所载孔子“上智”“下愚”之说而来……在张扬儒学的同时,《列子》又援佛入道,融化西来之佛学思想,以沟通释、道二家之津梁,其孤明先发已经为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文化融合导夫先路了。

——2016年范子烨《“愚公移山”移自哪里?》

材料二   (我)人生的观念应当是:——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怎样叫做自由发展个人?就是充量发挥己身潜蓄的能力,却不遵照固定的线路。……怎样叫做公众的福利?就是大家皆有的一份,而且是公共求得的福利。……怎样能实行了这个人生观念?就是努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为乎”……我的人生观念就是“愚公移山论”。

——191811月傅斯年《人生问题发端》

材料三   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1945年毛泽东中共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


(1)根据材料一,《愚公移山》故事出现时学术思想上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傅斯年的文章中,愚公指“具有个性的个人”,移山指“努力为公”,请选择其赋予《愚公移山》怎样的精神内核?(单选)(     
A.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中华民族面对困难,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C.中华民族崇尚的勤劳、坚韧、顽强、勇敢的民族精神
D.人生的意义是兼具个人自由与公众福利,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融入历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赋予《愚公移山》怎样的新的精神内核?并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的形象内涵演变的看法?
2023-04-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