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印刷术与古代中国传统科技】

材料一   初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人们需要大量的宗教经典和宗教画像……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制方法则是受到了拓印的启示。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使得教育得到了发展,还有科举考试自身带来的特定文献复制需求,都促进了印刷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至五代、宋代时期,雕版印书进入了快速发展和完全成熟的时期,出现了官府刻书和学者私家刻书,刻书的范围大大增加,书籍印制量很大。

——李凤华《踏“印”寻源-从中国古代印刷术谈起》

材料二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己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备,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三   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从印刷品的流通欲望与范围来看,是因为古代中国书籍出版内容主要是历书、农书等工具书和儒家经史子集等经典(而且,这些书籍一旦雕刻成版,“易成、难毁、节费、便藏”,且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尽管科举考试之后,读书人进一步增多,但印刷品往往局限于科举范围之内。而且作为世界另一半的女性自古就被排斥在才识之外。

——摘编自李瑞娜《毕异与古登堡为何无法对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雕版印刷术盛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的优点,并分析材料三中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1-07-0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2019-08-10更新 | 1507次组卷 | 6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