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3-24高一下·湖南岳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是张自强同学制作的人物名片。与名片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
★他是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
★他在399年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
★他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
A.玄奘B.法显C.空海D.鉴真
2024-05-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以下三图蕴含相似历史符号:三只循环追逐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彼此朝着同一个方向跳跃、奔跑,直挺的耳朵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卓诡变幻如万花筒一般。这个视觉符号最早从敦煌出发,跨越万里,延续千年,出现在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中,寺院的石雕与金属圣器上,甚至还有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下能推动“三兔共耳”视觉符号传播的是(     

①隋唐陆上丝绸之路   ②印欧人的迁徙   ③蒙古西征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洛阳博物馆特展“丝路印记”的代表藏品——唐代《三彩引胡俑》。这可论证唐代(     

A.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行B.政府严格管理对外贸易
C.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来华经商的外国人众多
2024-05-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玄奘西行求法,与印度多地高僧辩论,回长安后又翻译大量经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队伍中多有学问僧;中国高僧鉴真历经艰辛东渡日本。由此可知,当时的佛教(     
A.受印度教排挤而被迫对外传播B.在多次转译后实现了“中国化”
C.经过大化改新成为日本的国教D.是东亚与南亚文化交流的纽带
2024-05-0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历史上彼此之间既有友好往来,也存在冲突。下来关于古代中日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①秦汉时期冶铁技术传到日本②日本大化革新主要仿照唐朝制度
③清朝大将邓子龙援朝抗日牺牲④东晋法显东渡日本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024-04-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1981年,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的国产动画片《九色鹿》正式上映,动画生动再现了恒河弄蛇人的传说以及波斯商人戈壁遇险获救等故事。图1、图2所示分别为壁画《鹿王本生》(局部)和《九色鹿》(剧照)。这部动画片的公映最能说明(     

                  图1                                               图2
A.敦煌壁画见证商路兴衰B.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C.现代科技助推文化传播D.文化产业提升商路价值
2024-04-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24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汉代画像石创作中,虽有骆驼形象,但刻画比较稚拙,往往都是单个出现,或混同在其他动物之中。唐代砖刻中骆驼形象是,两侧挂有袋囊、丝束、长颈瓶等,有的还挂有沿路猎取的野鸡、野兔。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异域文化受到青睐
C.绘画技术的重大进步D.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8 . 我国古代铜镜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瑞兽葡萄镜纹饰图案,盛行于唐代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纹饰分为内外二区,将瑞兽禽鸟和葡萄枝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该纹饰的流行反映了
A.葡萄开始传入中国B.铜镜技术的新突破
C.盛唐商品经济繁荣D.中西艺术交流融合
2024-04-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代,很多阿拉伯的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他们有自己的礼拜寺、专用墓地,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授予相应官职。这(     
A.凸现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C.彰显了域外文化对唐朝影响深远D.有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
2024-04-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
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