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
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
2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19-12-13更新 | 32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曲沃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3 . 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4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68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间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2019-08-01更新 | 33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据《宋史·地理志》整理)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7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2019-05-23更新 | 434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A.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B.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削弱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B.有效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时期

太祖朝

太宗朝

曲宴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