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建立后,为反唐朝之弊而加强了专制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设立了“知州”“通判”等一批新的官职,其中“知州”的“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2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朝时期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
C.源于唐朝开创的科举制选拔人才
D.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神宗元丰三年,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辅制度恢复了唐三省制规模,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派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派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实际上权归中书。据此可知元丰改制
A.完全恢复了隋唐三省六部制
B.消除北宋冗官、冗费、冗兵问题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与宋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A.分割相权B.设立六部C.分散地方官权力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6 . 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
B.改变三冗局面
C.精简司法机构
D.根除官吏贪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8-05-25更新 | 96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018-05-18更新 | 394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2017-07-13更新 | 1807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中国,一个独裁者靠自己个人是无法控制整个社会的,他必须依靠能够忠于自己的人去管理社会,这些打着独裁者招牌的管理者又是他们所辖部门的小独裁者。由于他们并不都是真正发自内心忠于独裁者,他们一边为独裁者效力,一边谋取自己合法或非法的利益;一旦独裁者失去控制,小独裁者们便成为互不相让的分裂割据的主要力量,从而演变成地方割据。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