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高考班)试题
2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2019-05-23更新 | 43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时期

太祖朝

太宗朝

曲宴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官”是确定待遇的标准;“职”指职位,如“大学士”系而“差遣”则掌握实际事务权力。这样承担内外事可以不受官品和资历的限制。这一做法有助于
A.明确官员的职责
B.防止官员权力膨胀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减少吏治腐败发生
2019-04-08更新 | 15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年福建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2019-04-04更新 | 606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
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9 . 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北宋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