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2 .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诏令规定:“诸州长吏解送举人,取版籍分明,为乡里所推,仍十人为保,保内有行止逾违者连坐,不得赴举。”景德四年(1007年)诏令规定:“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以应选者,严其法”,一旦发现问题,州县官“皆坐罪”。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     
A.完善考试程序B.规范科举制度C.维护封建统治D.防止考官舞弊
3 . 宋太祖在划分禁军和厢军、三衙统兵的基础上设军中等级之法,“峻其等级相犯之刑,谓之等级,以绝其犯上之心”“二百年军中不变乱,盖出于此。"这表明宋代(     
A.主张严刑峻法治国理念B.极力提升武将社会地位
C.削弱地方割据经济基础D.多措并举加强军事管理
2022-09-22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4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62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山西绛州大堂墙上镶嵌的“文臣七条”碑。碑刻立于北宋后期的宋徽宗期间,碑文内容为北宋初期宋真宗颁布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贵实,五曰明察,六曰劝课,七曰革弊。该碑文内容能够说明宋代

A.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B.注重官员的监察考核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2022-05-30更新 | 118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太祖即位后,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地方上则命“士人典州”,“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知大藩”。其旨在(  )
A.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实现强干弱枝的目的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022-03-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4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2021-05-14更新 | 173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恩荫制度是古代政府依官员职阶高低授给其家族子弟或宗族以官衔官职的制度,是独立于科举制度之外的选官制度。从秦朝恩荫制度萌芽开始直到北宋时期,恩荫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恩荫制度之所以一直保留并不断发展,是因为这一制度
A.适应了宗法制度不断强化的需要B.维护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C.消除了威胁皇权统治的潜在因素D.有利于官僚队伍的管理
10 . 与内地武人节度使不同,边将权力极大。如宋太祖派遣士兵前往郭进(某边将)驻地时,总不忘警告他们:“汝辈当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这反映了宋初
A.崇文抑武并未施行B.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C.武将尚有政治空间D.武人干政目无法纪
2021-04-21更新 | 73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