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宋朝建立后,将藩镇侵夺的权力还给地方政府,取消了镇将逐捕乡村“盗贼”的权力;复置县制,强调县令、县尉对乡村治安的责任;保留巡检,作为州县之外的捕盗专官。这一制度设置旨在(   
A.完善基层治理体系B.消除藩镇割据基础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宋代二府三司制
   
思考: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
2023-07-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宋初惩晚唐五代以来藩镇坐大、对抗朝廷之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结果以削弱藩镇为目标的“强干弱枝”战略,反而将州县从藩镇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一度恢复了自主权。材料意在说明,宋初(       
A.地方具有一定活力B.州县财政匮乏
C.政府政策效果不佳D.中央过度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蛀蚀)民,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材料反映的宋代机构(     
A.统管地方财政,兼具督查州县官责任B.体现崇文抑武,取代了唐朝藩镇体制
C.旨在分化事权,与通判共同节制知州D.强化中央集权,实现了宰相权力分割
5 . 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初,“州郡兼领”市舶贸易。宋中期,罢“州郡兼领”,改转运使兼提举市舶,市舶司直接听命于中央。这一调整旨在(     
A.规范地方行政职权B.加强中央管控能力
C.推动海外贸易发展D.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7 . 秦汉至唐,台谏分立而设。谏官掌规谏献纳,纯为言官。御史负责监察,职在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官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而且宋制,台官谏官同为须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这种变化说明(       
A.权力制约渐趋完善B.官僚队伍日益庞大
C.监察权力独立运行D.君主权力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太祖、太宗两朝建立了新官制,并没有全部取消旧官制,长期保留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许多官位职称。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崇高政治地位而已。这种现象(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D.助推了冗官冗费的出现
9 . 北宋熙宁四年,朝廷颁诏,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士。这一诏书(     
A.改变崇文抑武政策B.造成三冗两积困局
C.利于选拔实用人才D.导致科举走向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面对灾荒时,宋代政府常常鼓励富人主动赈粮。《宋会要·食货》载“诏诸道州、府被水潦处,富民能出粟以贷饥民者,以名闻,当酬以爵秩”《宋史·食货志》载:“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这种做法客观上(     
A.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B.拉平了社会贫富分化
C.体现了以民为本理念D.加剧了官员冗杂现象
2023-05-31更新 | 464次组卷 | 7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之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随堂练习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