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五代时期,节度使通常兼任治所所在州的行政长官,还可自行任命州县官吏。宋太祖时,由中央派遣文官任知州、知县等职。这一调整(     
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B.削弱了科举取仕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3-02-09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种导向。宋太祖重用文士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A.崇文抑武重建政治秩序B.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
C.推动科举取士制度发展D.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A.保障国家决策正确B.强化中央集权趋势
C.把控朝廷中枢权力D.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2023-01-19更新 | 40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入宋,最高统治者(宋太祖)对文人士大夫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一是对他们不杀少辱,待之以礼;二是通过科举,广泛吸收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寄之以重任,委之以大命,在经济上也照顾有加;三是允许文臣广泛发表意见和上书言事,即使言辞激烈,也一般都能容忍;四是在君臣关系上,相对显得“平等”,他们可以同坐共桌,脱去外衣,一起饮酒,一起欣赏宫女歌舞。

——摘编自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

材料二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准再管地方民政。这些勋臣武官,也在长期混乱中厌倦了,不再争持。他们仅拥一官号,中央给他们在首都供给了大宅第和丰厚俸禄,叫他们安住下来。如你是江苏督军,中央还是保留你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你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了。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这些知州知府,本来另有官衔,都是中央官,带着一个知某州某府事的临时差遣。他的本职还是一中央官,而暂去管某州某府的事。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太祖崇文抑武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崇文抑武变革的影响。
2022-12-2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A.强干弱枝B.崇文抑武C.内重外轻D.事权分立
6 . 【阶段特征】
政治政治格局____逐步走向____
①北宋与________的对峙。
②南宋与________对峙。
③元朝统一
问题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各种社会问题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①北宋:____、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②元:进行有效的____治理,行省和边疆治理
影响成效隐患并存,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①民族融合渠道:
____、遣史、____、经贸、____
②元朝出现新的民族:____
是中华民族____格局发展的重要阶段
经济经济结构农工商水平超越前代表现自耕农衰退
民营手工业发展
对外贸易繁荣
经济格局南宋时,____完成。
元朝时,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交通运输、人口分布、人才结构、教育状况、民族关系、生态环境
社会流动____淡化
②社会成员地位趋于____
③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____
原因____政策变化。
____发展。
____制度调整。
④社会动荡。
____的衰落
思想科技科技文明成绩突出对世界进步有重要作用活字印刷、指南针、航海、火器
思想重塑____秩序
树立基本价值观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文学艺术文学出现新题材、世俗文学兴盛
艺术成就高
话本、宋词、元曲、杂居、书法

2022-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7 .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材料   汉代的刺史握有行政、司法、人事、军事方面的大权,形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唐代的节度使同样也是因为掌握了地方过多的权力而导致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宋代吸取了汉唐教训,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宋代的诸路监司之间实行分权管理,互不统属,且相互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削弱州县长官的权力,实行文官考试制度,加强行政监督,不但有效地实施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对廉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有所遏制,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操守廉洁、注意为民除害的地方官。宋仁宗时的蔡襄记载当时的官场风气说: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犹知耻也。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8 . 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     

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
C.门阀等级观念相对淡薄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初统治者吸取前代____膨胀、____割据、____干政的________,为加强____,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____割据的分裂局面;巩固了国家的________,强化了____集权;但中枢权力分割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为北宋埋下了积________的祸根。
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面收权:收____;削____;制____;强复审。
②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在中央设____,分割相权;在地方设________监督地方。
③抑制武将势力膨胀:为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制定了____的方针;大力提倡____治。
·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看出,北宋政治的特点:____
2022-11-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讲)
10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