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政府征收赋税时,官府借口军事需要,要求北方农民将秋税谷物送至边镇缴纳,人畜盘费自备。其他地区的农民则按照田赋数量每斗加纳“道里脚费”,称为“支移”;官府将税法规定的征收内容改为征收其他财物,称为“折变”。支移和折变措施(       
A.解决了北宋长期的冗费问题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C.客观上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D.标志着货币地租实施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官家”最初是指朝廷或官府。晋唐五代,偶尔用来称呼皇帝。两宋时期,从官府到民间皆称呼皇帝为“官家”。这(       
A.体现了皇权的世俗化趋势B.缘于程朱理学的发展
C.体现了社会的平民化趋势D.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 . 辽朝分设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三岁一试,并设恩科;西夏“策举人,立唱名法”;金朝“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借用宋朝奏名、弥封、誊录和三甲制度。据此可知,此时期(     
A.崇文抑武得到统治者普遍认同B.儒家思想成为各政权主流思想
C.制度文化上表现出一定统一性D.大一统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末五代时期,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行伍出身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以后,毅然革除武将所凭恃的政治资本,奉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一系列政治变革,将国家治理方式由武转文,以至于“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为了以本朝文人官僚取代前朝旧臣,将科举取士规模空前扩大,士大夫势力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与皇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官僚集团,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据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等

材料二   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但是,宋代没有贵族,皇室和后族基本上都不参与政治,政府是由科举出身的文官组成的。文官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的办事能力。但是,就宋代整体而言,并不是效率很好的政府。整个宋代有那么多著名的文人和思想家,可是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政治家。政府内部党争不断,许多贤达之士就在党争之中冲销了彼此的贡献,甚至于因此而牺牲了。宋代并没有管制思想,也没有官方钦定的理论,可是那么多思想家的自由竞争,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像西方启蒙时代一样的风气。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效率并不很高”进行合理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曲宴是宋朝君臣深度交往的独特场所。太祖朝统军将领受曲宴款待的记载屡见史籍:淳化三年,宋太宗“赐近臣及直馆阁官饮”,随后才召三衙将帅为之设宴;自真宗以降,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朝的特点且日趋突出。这反映了(     
A.曲宴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B.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C.曲宴以笼络控制统军大将为目的D.宋朝治国方针逐渐发生转变
2024-01-20更新 | 184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皇帝诏令户部每年考核转运使(漕臣)上供钱物的情况。绍圣五年(1098年),京东路两员漕臣获赏,两浙路两员漕臣受罚。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诸路漕臣因上供钱物不足获罪,贬降者达22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A.政治斗争异常激烈B.财政问题备受重视
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D.官制改革基本完成
7 .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初置通判,寓有“监郡”之意,即事得传达,知州举动为其所制。乾德四年通判职责调整为“凡本州公事,须与知州同签署”。据此分析,上述调整
A.贯彻了重文抑武方针B.造成了官僚队伍的膨胀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3-11-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从地方行政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是(       
A.州一级设通判制约知州B.设置刺史巡视监察全国
C.设参知政事分宰相之权D.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规定地方长官由文官出任。地方行政架构为路—州—县三级制,其中,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分设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地方财赋除少数外,大部分要转运中央。地方厢军中强壮者升入禁军,弱小者留厢军。

——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材料二 忽必烈建元朝后,为了适应攻取南宋,中书省宰相被派往各地处理临时军政事务的形式频繁出现,并逐渐发展为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行中书省。元代行省掌军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粮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并在财政的上供和留用上实施三七分成的政策,但事无巨细,皆需咨文申禀中书省。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种族交参和群官圆署制,即官员由是蒙古、色目、汉人交参任用,在决策上需集体参与,并以押署的形式定议。行省下的地方官员需要定期接受朝廷的考核,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的疆域划分上打破传统,重新整合,如:将四川汉中划入陕西行省管辖范围内,湖广行省管辖岭南、广西等区域。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代行省制度之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的其特点。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
10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21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