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革去其弊……又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复置转运使,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     帝(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024-0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宋会要辑稿·职官一》记载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改革之前的情形:“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中书省只掌册文、覆奏、考账,门下省主要负责乘舆、八宝、朝会等。这种现象的出现(     
A.表明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B.迎合专制皇权统治的需要
C.促使中央权力被分散至地方D.印证了文官执政能力较强
2024-0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统治者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为执政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下列史实能予以印证的是(     
A.增强尚书台作用B.枢密院调兵与“三衙”统兵
C.采用了募兵政策D.地方官员以密折向皇帝奏事
2024-01-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北宋规定,枢密院和三衙分别掌握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上的将领要受到枢密院和三衙的双重领导;战时,军队由枢密院调发,朝廷通过三衙临时调派将领统率,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战毕,则兵回原属地,将领回原来岗位。这些规定(       
A.开创了分权制衡的先例B.适应了皇权专制的要求
C.实现了兵农合一的目的D.落实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5 . 宋朝改汉州和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创建了路制,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路,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旨在扩大宋朝的疆域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打破了市坊间的界限
6 . 科举之“变”

科举制从唐朝到宋朝的时代跨越,是唐宋社会各种因素层累的结果。       

材料一   天圣初,宋兴六十有二载,天下乂安。时取材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巨公,皆由此选,而仁宗亦向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

——脱脱《宋史》

(1)依据材料一,宋代选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反映宋朝实施何种治国方略?

材料二

(唐武德年间)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刘昫等《旧唐书》

(宋太宗淳化三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徐松《宋会要辑稿》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洪迈《容斋随笔》

……惟才是择。各糊名、誉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何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2)依据材料二,唐宋科举制度有何差异?

材料三   (冯京)少隽迈不群(英俊豪迈卓尔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倚仗)宫掖(宫廷)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嫁妆)目视之。京笑不视之,力辞。

——脱脱《宋史》

(3)材料三反映宋朝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双选)
A.社会看重科举功名B.普遍崇尚婚恋自由
C.择偶注重男子仕途D.社会重视门第出身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
2024-01-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宋初,君主为了矫正唐末五代政治之失,引导臣下明君臣之义、尊卑之分,重建儒家道德伦理,通过文臣驾驭武将,此举旨在(     
A.提高文官地位B.抑制武将势力C.重建统治秩序D.强化道德约束
2024-01-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感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冗官”“冗兵”严重B.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政治
C.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D.“崇文抑武”的国第
2024-01-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赋税摊派“当先富后贫,自近及远”。富者多担、贫者少担的赋役征收原则和形式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宋代制度规定“灾伤二分至五分为小饥,放税在二分至五分之间……为大饥,放税也在七分至十分之间”。北宋还新创多种赋税缓征制度,如展限即在缴纳期限外再给予延迟缴纳的明确时限。这种赋役制度发挥了保障财政供给和调节贫富、维持稳定的双重作用。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高峰期,形成了教荒、济贫、扶弱三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仓储备荒、突伤赈济、日常救助等措施。

——摘编自黄纯艳《北宋何以“百年无内乱”》

材料二:为进一步巩固对广大西南地区的统治,雍正皇帝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政策。针对土税繁多且杂乱的现象,雍正采取轻收、划一政策,按内地“摊丁入亩”征收。雍正还在西南地区丈量土地、鼓励开垦,针对大量无主荒地或生荒地,他发牛种,给银两,分房屋以鼓励垦种。开发水路交通也是其措施的重要内容,如清廷在苗区组织苗民修筑公路,所修公路北达四川、东入贵州。雍正还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开设学校,批准各州县科举之名额。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1865年,来自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国。1871年,沙俄公然出兵新疆,武装侵占了伊犁地区。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北军务,全面负责规复新疆。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完全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清廷派曾纪泽赴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次年收回了伊犁。左宗棠曾多次上奏朝廷,阐明新疆设省的必要性,建议在各地设立新的行政建置,直接管理各地民政事务。1884年11月,新疆行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百年无内乱”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边远地区管理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政府围绕新疆地区的治理举措。
2024-01-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宋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道:“兵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宋 代 (     
A.官僚政治开始成熟B.法律制度不健全
C.重文轻武社会风气D.政治权力结构性弊端
2024-01-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