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选拔县令有两种途径:一为科举,二为从基层选拔。一般进士高科可以直接授京官,担任知县;除此之外,其他人须从主簿、县尉等做起,积累够规定的资格,才能注授县令职务。这反映出,两宋(       
A.重视对县级政权的建设B.政治风气日趋因循保守
C.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变化D.进士高科享有政治特权
2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65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与前代相比,宋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惩唐末、五代之弊,按照“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的思想立一代兵制,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官制之中,构筑了干强枝弱、君强臣卑的政治格局,重建国家和社会的秩序,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发展,加强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

——摘编自盛险峰《“维制”与宋初政治格局》

材料二   与汉唐相比,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急速成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剩余率的提高,煤铁革命的出现,手工业生产扩大以及运输工具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经济继战国秦汉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涨时期……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

——摘编自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材料三   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阶级结构的调整。门阀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官僚地主阶级。奴婢、部曲、佃客这些社会最广泛的下层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法律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戴建国《“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思想在地方管理中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时期在中国兵器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如表是当时部分武器的制造概况。据此可推知,北宋时(     
序号表现
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向朝廷献上了自己发明的火箭技术,宋太祖奖给他许多衣物和布匹
宋神宗时设置军器监,集合了各地优良工匠,并对军器的创造发明采取奖励推广的办法
A.重文抑武政策有所松动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军事科技研究蔚然成风D.政权并立局面推动武器革新
2023-10-18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宋元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5 . 宋开国伊始四处用兵,皆置随军转运使掌行军供馈,且为临时设置,与行政并无关系。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太祖下诏令诸转运使“察部内知州、通判、监临物务京朝官,以三科第其能否”。由此可知,转运使(     
A.实现了行政权力分化B.改变了武人当政的格局
C.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D.职能架构兼具监察职能
6 .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042次组卷 | 19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7 . 宋朝以后,书院愈发受到国家重视。南宋时,州县长官兼职书院的情况时有发生;到明清时期,书院与科举制结合,政府掌握、控制书院内部的师生选拔和考察,将书院的教学内容、程序、教材配备都纳入政府的统筹安排之中。这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趋势B.科举制与书院建设同步发展
C.官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D.书院承担治国人才培养责任
2023-08-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一部分基础小卷01
8 . 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院权力过大的教训,将枢密院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兵部仍作为中央军事机构留存,但权力有所削弱。这表明,宋代(     
A.官员任免随意性强B.建立严密规范的监察体系
C.武将政治地位低下D.防范君权面临的潜在危险
2023-08-29更新 | 1083次组卷 | 24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8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面对灾荒时,宋代政府常常鼓励富人主动赈粮。《宋会要·食货》载“诏诸道州、府被水潦处,富民能出粟以贷饥民者,以名闻,当酬以爵秩”《宋史·食货志》载:“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这种做法客观上(     
A.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B.拉平了社会贫富分化
C.体现了以民为本理念D.加剧了官员冗杂现象
2023-05-31更新 | 463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