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使用地方行政体制分离制,在每一高层政区建立多个机构,高层行政组织的数目数倍于高层政区数,中央的行政幅度剧增。以北宋熙宁以后为例,全国共二十三转运使路,每路有漕、宪、仓三个机构,高层行政组织数超七十个。这一制度设计主要目的是(     
A.稳定国家行政成本B.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分化地方行政权力
2 . 10—13世纪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但各族政权都不约而同地自称是“炎黄子孙”,自我认同为“中国”。同时,为了表明自己所建政权的合法性及其重要地位,又都自我认同为“中国正统”。这说明这一时期(     
A.天下一统格局形成B.各民族间民族隔阂消除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儒家思想已被广泛接受
2023-05-01更新 | 559次组卷 | 6卷引用:纲要上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伊始,以宋太祖为核心的开国集团深入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获取治国长策。宋廷先后下诏编修《唐会要》及《五代史》等史书;宋太祖除了阅史,还注意从亲历者口中了解以往的教训。宋太祖君臣最重视五代时期的历史,集中在关注教训上;而对此前的大一统王朝,更多注意正面经验,如赵匡胤反复提及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史事。宋初君臣间对历史的相互探讨成为常态,太祖令赵普等大臣“陈当今已施行、可利及后世者”。此外,臣僚常以五代教训提醒皇帝。在讨论唐后期记录君主言行的实录逐渐荒废.后,宋太祖意识到保存帝王言行的价值所在。宋太祖时期,编纂《宋刑统》等法典,改变了长期以来“有司不敢绳以法”的问题。太祖亲赴国子监并下令扩修孔庙,改变了其长期受到冷落的状况,同时提倡民间“崇孝弟(悌)”之风。宋太祖朝由此确立的统治路线,被后继者认为是成功的经验。

———摘编自陈峰《宋太祖时期以史经世的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宋太祖时期“以史经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宋太祖时期是如何“以史经世”的。
2023-04-13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期间各个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这些做法(     
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B.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
2023-02-17更新 | 1136次组卷 | 16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三高频必会基础知识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A.保障国家决策正确B.强化中央集权趋势
C.把控朝廷中枢权力D.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2023-01-19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一部分基础小卷02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入宋,最高统治者(宋太祖)对文人士大夫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一是对他们不杀少辱,待之以礼;二是通过科举,广泛吸收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寄之以重任,委之以大命,在经济上也照顾有加;三是允许文臣广泛发表意见和上书言事,即使言辞激烈,也一般都能容忍;四是在君臣关系上,相对显得“平等”,他们可以同坐共桌,脱去外衣,一起饮酒,一起欣赏宫女歌舞。

——摘编自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

材料二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准再管地方民政。这些勋臣武官,也在长期混乱中厌倦了,不再争持。他们仅拥一官号,中央给他们在首都供给了大宅第和丰厚俸禄,叫他们安住下来。如你是江苏督军,中央还是保留你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你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了。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这些知州知府,本来另有官衔,都是中央官,带着一个知某州某府事的临时差遣。他的本职还是一中央官,而暂去管某州某府的事。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太祖崇文抑武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崇文抑武变革的影响。
2022-12-2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7 . 【阶段特征】
政治政治格局____逐步走向____
①北宋与________的对峙。
②南宋与________对峙。
③元朝统一
问题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各种社会问题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①北宋:____、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②元:进行有效的____治理,行省和边疆治理
影响成效隐患并存,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①民族融合渠道:
____、遣史、____、经贸、____
②元朝出现新的民族:____
是中华民族____格局发展的重要阶段
经济经济结构农工商水平超越前代表现自耕农衰退
民营手工业发展
对外贸易繁荣
经济格局南宋时,____完成。
元朝时,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交通运输、人口分布、人才结构、教育状况、民族关系、生态环境
社会流动____淡化
②社会成员地位趋于____
③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____
原因____政策变化。
____发展。
____制度调整。
④社会动荡。
____的衰落
思想科技科技文明成绩突出对世界进步有重要作用活字印刷、指南针、航海、火器
思想重塑____秩序
树立基本价值观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文学艺术文学出现新题材、世俗文学兴盛
艺术成就高
话本、宋词、元曲、杂居、书法

2022-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8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37次组卷 | 49卷引用:热点0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问题是:中国人是如何获得长达800余年的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在13世纪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和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中国人为他们辉煌的过去而感到骄傲,大约也是很有道理的。”

——费正清《传统与变迁》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8-31更新 | 304次组卷 | 6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4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