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北宋仁宗中期,士大夫政治走向成熟,皇帝负责最后裁决,具体行政事务由代表“天下”的士大夫为主体的各个机构分工完成,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体系。据此可知,这一体系出现的思想渊源是(     
A.儒家仁政的政治理想B.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
C.君臣平等的制衡观念D.科举提高了官员素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79年宋朝灭亡后,元明清人对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多有所批评,认为它导致了宋代的“积弱”。但近代史家从宋文明中发现了与欧洲相类似的近代文明征象,是经济文化繁荣的盛世。并将其归因于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选取任意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31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对于宋朝的行政体制改革,宋仁宗时期的文臣司马光曾说:“节度使之权归于州,镇将之权归于县。又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以察州县百吏之臧否,复汉部刺史之职,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节度使成为地方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B.设置路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C.转运使主要负责对地方精锐部队的管理D.路州县体制设立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东南地区,吴郡“父笃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江西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的推行B.书院教育的完善
C.印刷技术的进步D.等级观念的变化
5 . 【社会与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载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迄今仍有很多历史学者将唐朝的三省制视作较为合理的官僚制度,但内藤将其理解为贵族制度,即体现了贵族力量和君权的妥协,按照皇帝意旨由中书省写下来的诏书,门下省有权审阅、驳议,因此门下省就代表了贵族的意志。

——摘编自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材料二   由中国学者王瑞来提出的“宋元变革论”,从南宋历元,跟明清、乃至近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其核心主张是,宋元大变革使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南宋政府的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褚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下,依托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历来的“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在南宋终于彻底转向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过去中国的状况相比,具有划时代的变化,靠近了现代的我们。”

——摘编自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南宋以来中国古代出现的“靠近了现代的我们”的主要经济现象。
2022-10-16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太祖在划分禁军和厢军、三衙统兵的基础上设军中等级之法,“峻其等级相犯之刑,谓之等级,以绝其犯上之心”“二百年军中不变乱,盖出于此。"这表明宋代(     
A.主张严刑峻法治国理念B.极力提升武将社会地位
C.削弱地方割据经济基础D.多措并举加强军事管理
2022-09-22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诏令一直在西夏前线指挥的文臣范仲淹改升武职。范仲淹连上三道奏表,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绝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这表明范仲淹(       
A.具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B.反对朝廷干预前线指挥作战
C.沾染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2022-05-27更新 | 95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为唐宋科举制中进士科的不同。

唐朝宋朝
考试频率及录取人数每年一举,每举一二十人为常每四年一举,太宗时每举常一二百人,后来增至四五百人
考试及录取方式进士考试不弥封,不糊名,考官可凭试卷并参考举子平日的声誉录取自真宗(一说太宗)时定糊名制后,考官只能凭举子试卷录取
进士及第方式经礼部录取后即为及第礼部录取后,要到殿庭复试。及第与否及及第等级由皇帝决定
出仕方式及第后,出仕要经吏部再定期考选,“吏部之选,十不及一”一经及第,即行授职,名次高的可以得到通判、知县或其他同等级官职

材料二   宋朝官吏“任子”(子孙不经“选举”,特准宦仕)的权利特别大。台省官六品以上,他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礼时,都有一次“任子”机会,每次品级最低的荫子或孙一人,品级最高的可荫六人,不拘宗人、外戚、门客以至“医人”(家庭医生)。此外大臣致仕时有“致仕恩泽”,可荫若干人;死后有“遗表恩泽”,可荫若干人。

——以上材料均据张荫麟《两宋史纲》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所反映的宋代立国特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2-05-27更新 | 66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宋九朝共有97任宰相,任期在1~2年的有45任,1~3年的63任。地方官员实行3年1任,任满调离。这一现象导致
A.官员墨守成规B.财政不堪重负C.边患愈演愈烈D.党争问题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宋代前期从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数及其平均任职年限统计。这反映了当时
时间用相人数平均任职年限
太祖朝62.8
太宗朝92.3
真宗朝122.1
仁宗朝231.95
A.相权逐渐削弱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C.丞相干预朝政D.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2022-05-21更新 | 10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