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8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进程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人类需要坚持的旧传统和新突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回顾历史,非洲国家政局虽总体趋稳,但在独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不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非洲国家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相关统计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处于单一经济结构,而且出口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农、矿初级原料产品,基本找不到工业制成品或者加工产品。长期以来,非洲是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地域之一,2017年约占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对外援助总额的28.6%,国际援助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重要补充,而这却助长了非洲的依赖综合症,削弱了非洲国家的治理或行政能力,从而加剧了非洲经济发展的困难。

——摘编自舒运国《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后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简要谈谈应如何应对。
今日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觉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今日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纵观人类发展史,有海洋环绕其旁的国家欲实现完全独立富强,必须有通海之路,并且具备相应的海洋经略能力。而判断一国海洋经略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并与之相适应的海军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铎王朝(1485~1603时期英国海军发展情况

国王海军发展情况
亨利七世
1485~1509年在位)
改变海军临时组建的思想;模仿葡萄牙武装商船,建造了两艘战舰(排水量600~700吨);设立皇家船坞,建造军舰,如1488年建成的“总督”号,安装了比当时任何船只都多的火炮,但这些火炮不能在远距离摧毁敌船;对建造排水量超过100吨的船只给予补贴
亨利八世
1509~1547年在位)

建造最大战舰“伟大的哈利”号,排水量1200吨,炮弹最大射程1600码;其去世时,英国已拥有50多艘类似的战舰;成立海军部前身——海军事务委员会;成立航海技术学校,对海军技术、造船学和枪炮制造术进行研究;继续鼓励民间造船业的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
1558~1603年在位)

1571~1576年建造了重视速度和机动且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强调用纵队代替传统的横队,以充分发挥每艘舰船的火力;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摘编自王银星《安全战略、地缘特征与英国海军的创建》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军战略转型情况,着实影响着其未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并随着国际环境变换、国内形势需要不断调适海军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我国对海洋依赖度有限,以及巩固新生政权需要等方面考量,人民海军职责范围主要是在沿海、沿江等近岸领域。斗转星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现代化进程加快,为实现新经济发展目标,国家对于海洋方向上安全依赖度加强。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海军战略防御能力,此时,“近海防御”战略应运而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汞”,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6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对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的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海军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因素。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胡克是英国近代早期神学家,他认为英格兰必须形成一个由国王领导的统一教会。他直面清教徒与天主教徒的挑战,指出只有在国王的领导之下,英国教会的制度才能得到捍卫,英国作为一个信仰共同体的团结和统一才能维系下去。这些言论(     
A.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B.有利于王权机制的有序运转
C.体现对近代国家体制的渴求D.基于人文主义的宗教改革观
今日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 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个时代,其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个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转变及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文明尽管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之一。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延续时间比较长,历史学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其中古典时期尤其受人称道。在这一时期内,许多古希腊政治家、思想家及文学家成为后世历史学家研究的焦点,认为当中的许多人永远影响了世界并延续至今。

——摘编自李天祜《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列举教材上古希腊在史学与哲学方面“影响了世界”的人物,并说明其贡献。
(2)古代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大帝国。写出材料二中四个帝国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帝国兴起的影响。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98年西欧与俄国、苏俄(联)的GDP年均增长率情况

时段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
西欧2.10%1.19%4.81%2.11%
俄国、苏俄(联)2.40%2.15%4.84%1.15%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选取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时段,对西欧与俄国、苏俄(联)GDP的发展态势进行阐释,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9 . 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
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
昨日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xx使团礼品及乾隆帝的回礼

使团礼品及简介乾隆帝回礼(部分)
《贵族图像》:时任国王乔治三世(在位时间:1760~1820)、王储威尔士亲王及十位贵族肖像《历代帝王像》一匣
《船舶及各种图画》:17~18世纪英国几次重要的陆战、海战图,伦敦和温莎的王室宫殿图,以及一系列瓦特发明的机械图战图一匣(内含《伊犁回部图》《金川图》《台湾图》)
《海米尔登氏藏爱褚利亚及希腊罗马古物图》《海米尔登氏康比扶来格拉火山图》;古希腊罗马的文物及维苏威火山喷发的图文报告和硫磺样本画花卉册页一册(内容不详)
9种与该国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相关的图册;全方位展现该国建筑史上的黄金时期《水法图》

——摘编自徐斌《xx使团礼品中的图册》

材料二   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贡使等安程回国。

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在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咭喇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能曲徇所请……所有尔使臣,恳请向浙江宁波、珠山及直隶、天津地方,泊船贸易之处,皆不可行。

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若别国纷纷效尤,恳请赏给地方居住买卖之人,岂能各应所求。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使团出使中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此时的中国外交。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