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2 . 下面是我国某一朝代的中央及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朝代
A.科举制形成并不断完善B.有效杜绝了内部动乱
C.政府的行政效率较低D.皇权受到较大制约
3 . 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2021-03-05更新 | 94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统编版)-第9课两宋的政治军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

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戳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来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盘。……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小区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

——摘编自许俾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
5 . 面对“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的局面,宋代所采取的最主要解决措施是(   
A.派文官任知州B.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C.实行文官政治D.设转运司管地方财政
2021-02-10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统编版)-第9课两宋的政治军事
6 . 北宋真宗时期的名臣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时,未有官舍,“百姓闻之”,主动替他建造房屋。但地方官员将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将寇准贬往雷州赴任。这表明
A.地方官员开始参与决策B.地方监管存在着过激倾向
C.中央政府忽视地方民意D.道州官员与寇准矛盾较深
7 . 明朝冯梦龙指出:“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大手段。”这揭示出宋朝
A.中国疆域版图基本奠定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D.君主专制权力已有所削弱
8 . 北宋前期官、职分离,官称一般为虚衔,而职才是握有实权的官。但在特殊时期,有职也绝非有职务,而是授之以“差遣”,才算有具体的职务。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抑制武将势力B.扩大官吏来源
C.加强君主专制D.完善中央官制
9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的大臣夺去皇位,960年以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
A.文官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政权稳定B.分化事权使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C.监察机构地位提高限制宰相权力D.守内虚外使地方将领的权力削弱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