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宋初惩晚唐五代以来藩镇坐大、对抗朝廷之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结果以削弱藩镇为目标的“强干弱枝”战略,反而将州县从藩镇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一度恢复了自主权。材料意在说明,宋初(       
A.地方具有一定活力B.州县财政匮乏
C.政府政策效果不佳D.中央过度集权
2 . 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意在(        
A.加强地方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丞相权力D.完善监察机构
2020-05-13更新 | 508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期,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的官职是(     
A.节度使B.通判C.枢密使D.刺史
4 .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知州管理地方行政B.枢密使负责地方财政刑狱
C.通判管理军国要政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5 .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初版《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太祖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 ,非有意也,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众将强拥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则认为,“陈桥兵变”为“太祖”自编自导自演的政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新《太祖实录》无隐晦故真实可信B.历史真相需要考古才能揭示
C.以官史定性兵变意在表明政权合法D.今人研究古史无法超越古人
2020-08-12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B.使皇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D.有利于监察相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
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目标,重用文臣,抑制武臣大量知识分子凭藉才华涌入政坛。伴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宋代士大夫不仅热衷于文化上的创新,而且积极参政议政,崇尚忠君爱国,勇于革弊救亡。为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创新运动,充分吸纳释道思想中的精华,使儒学大盛。民族问题是北宋极为严重的生存威胁,强烈的忧患感迫使他们勇于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更倾向通过社会革新以实现富民强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此外,理学各派士大夫出于传播自家学术思想、为社会培养人才等目的,纷纷兴办私学,创立书院,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成为宋代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最主要的贡献者。

——摘编自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民族精神》

材料二   五四知识分子是在“五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通过阅读报刊、报刊撰文、创办刊物的形式,取得了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体”。在近代中国整体落后西方和政府腐败没落现实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一系列革新运动。五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日本、欧美留学,他们眼观世界,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直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在五四知识分子的开新向上的精神品格的感召下使社会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国民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民性的再造和新素质的形成。

——摘编自史向军、易鹏《轮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士大夫相比五四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3-02-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初设通判之时,职权几与知州、知府无异,名为佐官,实际是共同负责,甚至还是知州、知府的监视者。”由此可推断当时通判
A.主抓地方司法刑狱案件B.掌握地方经济财政大权
C.单独掌管地方行政事务D.兼地方行政和监察职权
2021-01-1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700余人,是周至唐五代千年左右藏书家总和的近3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达200多人。这现象说明两宋时期(       
A.市民文化繁荣B.科举制提高了文人素养
C.崇文之风兴盛D.印刷技术水平达到顶峰
2022-07-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