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81889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目标,重用文臣,抑制武臣大量知识分子凭藉才华涌入政坛。伴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宋代士大夫不仅热衷于文化上的创新,而且积极参政议政,崇尚忠君爱国,勇于革弊救亡。为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创新运动,充分吸纳释道思想中的精华,使儒学大盛。民族问题是北宋极为严重的生存威胁,强烈的忧患感迫使他们勇于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更倾向通过社会革新以实现富民强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此外,理学各派士大夫出于传播自家学术思想、为社会培养人才等目的,纷纷兴办私学,创立书院,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成为宋代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最主要的贡献者。

——摘编自范建文《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传统民族精神》

材料二   五四知识分子是在“五四”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通过阅读报刊、报刊撰文、创办刊物的形式,取得了文化身份和文化精神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体”。在近代中国整体落后西方和政府腐败没落现实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一系列革新运动。五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日本、欧美留学,他们眼观世界,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直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在五四知识分子的开新向上的精神品格的感召下使社会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国民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民性的再造和新素质的形成。

——摘编自史向军、易鹏《轮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大夫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士大夫相比五四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归纳有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西汉、宋代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3)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历史发展趋势?
2023-11-14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有关两宋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官制前承隋唐、后启明清,内容复杂,名实分离,是历代官僚机构设置最为复杂的一朝,也是文官制度高度发达的一朝。特殊的职官分离现象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尤为明显。在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武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抑制。由于宋代地方各级组织互相牵制,尤其路一级组织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力圈和单一的权力中心,也就失去了割据一方的地理基础。同时,宋代行政区划是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分治区域,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就削弱了地方分权的人事基础。

——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等

材料二   台湾学者柏杨曾这样评价两宋:两宋是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其“物质文明,有辉煌期,不但超过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并超过同时代的西方世界。”但是两宋时期“武装力量跟文化水平不能配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官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宋代官制。
(2)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依据所学加以论证。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概况两宋突出的时代特征。
2022-08-20更新 | 3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収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i),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水心别集》卷10《实谋》

材料三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水心别类》卷14《纪纲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及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
2023-11-1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