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观察材料一、二,相较于秦朝,宋代中央机构变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北宋改革中央和地方机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区划)变化的特点。
2023-11-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可以说宋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创新,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儒家性善的藩篱,跳出了所谓“涂之人可以为尧舜”的窠臼,以防止人性缺失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政治文明气息的重大突破。

——林建华《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宋代的君臣关系》

材料二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中央“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支持材料三中“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
3 . 宋朝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而以他官判省事,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皇帝的统治。

——摘编自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宋代城市中日益庞大的手工业者、店员、小商贩、商人、妓寮、艺人等等,已是一股强有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求符合他们口味的娱乐活动。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蓬勃发展,展示的大多是城市市民的生活画面,描绘的也大多是市井风情、男女爱情等世俗生活。话本《碾玉观音》中,王府丫鬟秀秀和碾玉匠崔宁,几经磨难,走到一起,开了一个碾玉铺,过着自食其力、心满意足的生活。他们不期望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也不像农民广置田地,厚积家财。这种开玉铺自食其力的生活,更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材料三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宰相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文学及社会的新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宋朝新变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2022-07-09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西周初形势图


图二元朝政区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卷》卷12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并说明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初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了地方“日就困弱”?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基于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2018-10-18更新 | 3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