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0 道试题
1 .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世纪末至18世纪世界人口移动简表

时间主要流向主要人流
15世纪末和16世纪从西欧到中、南美和北美从宗主国派去的殖民统治者或移民者及其后裔
16世纪和18世纪从非洲到美洲从非洲运去的黑奴

——摘编自《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15世纪末到18世纪人口移动的重要事件,归纳人口移动给相关地区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1、表2是史学家闻一(19372022)著作《俄罗斯通史(19171991)》的目录

1
第一章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
第二章十月革命
第三章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
第四章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
第五章转向新经济政策
第六章直接工业化时期
第七章农业全盘集体化时期
第八章30年代: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第九章卫国战争
第十章战后苏联
第十一章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第十二章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第十三章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最后的苏联
2
《布哈林传》1988年出版
《苏联史纲191719371991年出版
《走近俄罗斯》1997年出版
《解体岁月》1998年出版
《重返莫斯科》2000年出版
《俄罗斯深处》2001年出版
《回眸苏联》2003年出版
《凯歌悲壮》2006年出版
《走出北高加索》2006年出版
《普京之谜?》2008年出版
《十月革命》2010年出版
《光荣与梦想——重读俄罗斯》2010年出版
《绝色俄罗斯》2011年出版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2012年出版
《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2016年出版

——据《江苏艺文志》等

(1)按某一标准,对表1的目录进行时代划分。
(2)表2对我们了解表1的这部书有什么帮助?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术三杰

人物作品作者及其作品隔介
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贵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拉斐尔
14831520

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草地上的圣母》借助宗教主题表现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女性形象,以颂扬人性中的至善,至美。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意大利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划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德国的歌德、席勒和康德等。这些思想家从理性原则出发,向封建专制和反动教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内容涉及宗教、哲学、伦理、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他们在反对封建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理论,这些先进的理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摘编自郑晓宇、李顺金《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及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术三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5-18世纪欧洲思想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06-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三)历史(等级考)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达·芬奇(1452—1519)他将焦点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并且突破了 “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美。马丁·路德(1483—1546)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关于赎罪券意义与效果之见解)》的场景。卢梭(1712——1778)
他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三幅图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

(1)图1所示马铃薯发源地是哪一地区?
(2)根据图1,指出马铃薯在16世纪前后传播范围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结合图1、图2,说明马铃薯传播的影响。
2024-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的巴格达)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帝国的各省区,用驼队或船舶,把本省的物产运到首都,如从埃及运来大米、小麦和夏布;从叙利亚运来玻璃、五金和果品;从阿拉比亚运来锦缎、红宝石和武器……正由于商人来自各地,商品大宗成交,钱币兑换和汇兑成为必要,钱商叫做“塞拉夫”,这些人经营存款放债,已成为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家。

——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归纳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哪些信息可以用来解释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特点?
2024-05-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1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到1914年,地球上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已受到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少数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发展”的直接结果并阐述其影响。

材料二:下表《世界近代史·第十九章》目录

第一节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形势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
第二节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国的斗争
第三节亚洲的觉醒
……
印度民族运动的新高涨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所学知识在表中的①②③处补充恰当内容(各一例),并为该章设计一个标题。
2024-05-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主要商路示意图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1)对比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这一观点。
2024-05-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是玛雅后古典期文明销声匿迹的首要原因。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普通玛雅农民,无法读懂那些文字和史书。西班牙入侵后,虽然玛雅璀璨的文明几经糟蹋,但余晖至今仍在坚定绽放。尽管欧洲天主教和现代工业文明对玛雅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我们仍可在某些细微之处,发现玛雅文明的踪迹。现在的玛雅人,信耶稣也信羽蛇神,我们所看到的,是一股融合殖民时代和玛雅精神的双重文化。

——摘编自李均《神秘莫测的玛雅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玛雅文明湮灭的原因和玛雅文明余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玛雅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文明

材料一   人类最初的文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时空条件,越早的文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越大。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分别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与农业最初的发生地几乎完全致。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不同文明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古代文明在文化上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文明呈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
2024-04-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