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世纪末至18世纪世界人口移动简表

时间主要流向主要人流
15世纪末和16世纪从西欧到中、南美和北美从宗主国派去的殖民统治者或移民者及其后裔
16世纪和18世纪从非洲到美洲从非洲运去的黑奴

——摘编自《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15世纪末到18世纪人口移动的重要事件,归纳人口移动给相关地区带来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1、表2是史学家闻一(19372022)著作《俄罗斯通史(19171991)》的目录

1
第一章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
第二章十月革命
第三章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年代
第四章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
第五章转向新经济政策
第六章直接工业化时期
第七章农业全盘集体化时期
第八章30年代: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第九章卫国战争
第十章战后苏联
第十一章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第十二章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
第十三章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最后的苏联
2
《布哈林传》1988年出版
《苏联史纲191719371991年出版
《走近俄罗斯》1997年出版
《解体岁月》1998年出版
《重返莫斯科》2000年出版
《俄罗斯深处》2001年出版
《回眸苏联》2003年出版
《凯歌悲壮》2006年出版
《走出北高加索》2006年出版
《普京之谜?》2008年出版
《十月革命》2010年出版
《光荣与梦想——重读俄罗斯》2010年出版
《绝色俄罗斯》2011年出版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2012年出版
《乌克兰:硝烟中的雅努斯》2016年出版

——据《江苏艺文志》等

(1)按某一标准,对表1的目录进行时代划分。
(2)表2对我们了解表1的这部书有什么帮助?
2024-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使其土地增加350万平方英里、人口增加2600万;俄国在亚洲增加了5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650万人口;德国增加了10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300万人口。甚至小小的比利时也设法获得了90万平方英里土地和850万居民。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到1914年,地球上大部分表面和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已受到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少数国家和美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配。这一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发展”的直接结果并阐述其影响。

材料二:下表《世界近代史·第十九章》目录

第一节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形势
阿散蒂人民的抗英斗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
第二节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巴西的废奴运动和争取共和国的斗争
第三节亚洲的觉醒
……
印度民族运动的新高涨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所学知识在表中的①②③处补充恰当内容(各一例),并为该章设计一个标题。
2024-05-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严格的等级划分是玛雅后古典期文明销声匿迹的首要原因。玛雅高深的知识和文化只掌握在极少数贵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玛雅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知识分子,在繁华殆尽后难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带走了辉煌无比的玛雅文明。留下来的为数众多的普通玛雅农民,无法读懂那些文字和史书。西班牙入侵后,虽然玛雅璀璨的文明几经糟蹋,但余晖至今仍在坚定绽放。尽管欧洲天主教和现代工业文明对玛雅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我们仍可在某些细微之处,发现玛雅文明的踪迹。现在的玛雅人,信耶稣也信羽蛇神,我们所看到的,是一股融合殖民时代和玛雅精神的双重文化。

——摘编自李均《神秘莫测的玛雅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玛雅文明湮灭的原因和玛雅文明余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玛雅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启示。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五年计划和规划为顶层设计,引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 (部分)

时期背景主要任务实施效果
“一五”计划
(1953-1957)
资本主义阵营孤立制
裁中国;国民经济恢复
与初步发展
?经济增长超额完成
“八五”计划
(1991-1995)
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
成就并进一步推进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
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迅 速发
展, 人民生活水平
大大提高
“十五”计划
(2001-2005)
中国经济与国际逐步
接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经济快速发展

——摘编自马秀贞《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推进》和胡鞍钢《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实践》


(1)材料中“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八五” “十五”计划期间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科书中的肖像画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历史信息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古代史部分选了如下12位历史人物图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 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 、 唐太宗(598-649)、王安石 (1021-1086) 、 岳飞 (1103-1142) 、 朱熹 (1130-1200) 、 明太祖 (1328-1398)王守仁(1472-1529)、戚继光(1528-1588) 、郑成功(1624-1662)、康熙帝(1654-1722)。

材料二   不同时代的岳飞画像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1131-1218)拥护抗金,反对投降,为缅怀抗金英雄而作《中兴四将图》。画作中的岳飞(1103-1142) 面白无须,身材微胖,头带方巾,一身淡绿装束,拱手而立,表现出儒雅气度。岳王庙的雕塑是20世纪80年代艺术品,岳飞头戴红缨帅盔, 身着紫色蟒袍, 臂披金甲, 右手握拳前抚,左手按向后,目光如炬, 气宇轩昂。

材料三   《宋史·岳飞传》载:   (岳飞)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后常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恂恂如儒生”。

——摘编自逯成武《从统编教材选图的变化看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1)从历史贡献的角度对材料一中 12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完善表格内容。
类别人物历史贡献
政治家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王安石、明太祖、康熙帝
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
思想家孔子、朱熹、王守仁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图1更接近岳飞真实形象,结合材料二、三阐释其依据。
2024-02-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科举考试,不管父祖职业、家境穷富、年龄大小,只要没犯过罪,都可以报名应试。宋朝的科举还实行“锁院”“糊名”“誊录”。所谓“锁院”,就是任命考官后,要立即隔离。所谓“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谓“誊录”,就是由专人把考生的答卷另外誊抄一份,考官只能评审誊抄稿,见不到原件。此外,政府还为边远地区的贫穷考生提供食宿等。这些制度,使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特别是中高级官员的主渠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材料三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

——摘自(宋)袁采《袁氏世范》

材料四   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

——摘编自李晓《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2024-02-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时代中的人物·人物所处的时代

表1和表2所示是民国初年张謇任实业总长(农商总长)时(1912—1915 年)的经济主张及当时的经济立法情况。

表1 经济主张举例

(一)应注册之事项,由该商人各就其营业所在地该管官厅呈报注册
(二)无论地面业主与非地面业主,应以呈请矿业权在先者,有优先取得矿业权之权
(三)人民生产力薄弱,非奖励无以诱起其殖民之心
(四)提倡国货制造,凡出口足抵外货者优给奖励,积极主张参加国际博览会,开设国货展览馆、推广国货销售
(五)得将历经试验成绩优良之棉种,分给民间种植;每年应征集民间断收获之棉产物,开棉业品评会一次

表2

立法时间立法时间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1912年《国币条例》1914年
《商人通例》1913年《国有荒地承垦条例》1914年
《矿业条例》1914年《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1914年
《公司保息条例》1914年《证券交易所法》1915年
《商会法》1914年《农工银行条例》1915年

—摘编自王玉灵《北洋政府经济立法及其实效分析》


(1)根据表1,从经济角度阐述张謇担任实业部(工商部)总长时的民国初年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根据表2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謇在其所处时代中的作用。
2023-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跨地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选课走班调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线北是游牧区,线南是农耕区)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辖35县,置军屯、民屯共71270户。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农牧界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农牧界限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0 . 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国家稳定发展、促进世界和谐进步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包括2000万苏联人、15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50万日本人、100万英国人和法国人、30万美国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杀害的。这1000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被灭绝的。

——摘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二

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问题持续增多。国际军控和裁军遭遇挫折,军备竞赛趋势显现。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错综复杂,国际防扩散机制受到实用主义和双重标准危害,面临新的挑战。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不断蔓延,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海盗活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伊朗核问题解决出现波折,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仍面临困难。

——摘编《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材料三

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和地区性安全问题增多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安全问题,并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如何保障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