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形成封君封臣关系。行臣服礼是受封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行礼时为封臣者要脱帽、下跪、解下所佩戴的武器,向封君宣誓,誓词不外乎是“从现在起,我就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等。封君要授予封臣一块封土,颁授封土在封臣礼节完成后举行,封君或手执封土的象征物,或将作为象征的麦秆、泥土授予封臣。封臣死后,其子继续领有封土须重新向封君行臣服礼。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封君封臣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君封臣制的影响。
(2)结合中国史和世界史,分析西周分封制与中世纪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异同。
2024-04-07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表明,法律在两河流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河流域颁布的法典多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法律条文一般以具体案例为出发点,作出惩罚标准,而不是作出抽象的规范。古代两河流域王权和法典的重要思想是保护城邦中的贫弱公民、孤老鳏幼以保证城邦平民阶级对国家的效忠。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约存在,它的目的是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在重大案件裁判时,最常见的是河神,即被告以河神的名义起誓,然后被投入河中,如果能活下来则无罪,反之则有罪。古代两河流域的法律文献除法典外,还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合同、契约,其法律思想对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姚文振《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文明探究》

材料二   罗马人是一个崇尚法治的民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得依法生活,即法享有绝对权威。正是罗马的法治传统使罗马皇帝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大力推行武力扩张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战争攫取巨额财富,刺激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以小作坊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在帝国各地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无疑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与经济关系的复杂化。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罗马法的繁荣与自然法的繁荣是交相辉映的。罗马有法谚曰:“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法学家从事理论活动,著书立说,开展法学研究。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法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罗马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目的。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乐元年,获取帝位不久的朱棣,因古今事物散于众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下令解缙等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编纂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典奥。”

——据《明太宗实录》等整理

材料二   1860年,翰林院遭到列强洗劫,加上一些官员监守自盗,《永乐大典》破坏严重。1894年清点时已不足800册。庚子事变,翰林院遭到围攻使馆的国人的焚烧,其所藏《永乐大典》一部分毁于大火,一部分被劫掠他乡。1909年,藏书家董康携17册东渡日本贩卖。

——摘编自张升《〈永乐大典〉遭劫难的真相》等

材料三   3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永乐大典》回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情况(部分)。

年份参与者回流情况
1951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11册归还中国。
周叔弢家藏1册,无偿捐献。
商务印书馆将收藏的21册无偿捐赠。
1955民主德国民主德国总理访华,将菜比锡大学图书馆所藏3册送还。
2013全国古籍普查督导组从加拿大华裔袁女士处购得1册。

——摘编自陈红彦《〈永乐大典〉的收藏及流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乐大典》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大典》在晚清散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加速国宝回流”话题提出你的建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农业革命导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规模可与随人类形成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相比。在旧石器时代,正在进化中的人类不断改进工具,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使人口相应增加。约100万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数还只有125000人,可到了距今10000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的人口数已上升到532万人,约增长42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史料说明农业革命到来的重要意义。
2024-0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皆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摘编自《淮南子·主术训》


史料二   罗马共和国末期,奴隶人口一度达到意大利总人口的25%。这时候,很多大贵族用奴隶作为自己田庄的主要劳动力,并进行专业分工和统一指挥。古罗马学者瓦罗的《论农业》对此曾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据他记述,当时有的奴隶制庄园规模很大,一个橄榄园面积就有120犹格,约相当于480亩,可见当时奴隶主们拥有土地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孙明良《从瓦罗的〈论农业〉看古罗马农业的经营管理》


【探究】
(1)史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及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有何影响?
(2)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的来源有哪些?奴隶制庄园的影响是什么?
2024-02-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5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粮食不安全(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CH第3阶段或以上)。此外55个粮食危机国家中,7500万儿童发育不良,1700万儿童消瘦。1.35亿人口中,超过一半(7300万)生活在非洲;4300万生活在中东和亚洲;1850万人生活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冲突(导致7700万人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关键因素)、极端天气(3400万人)和经济动荡(2400万人)。

——摘编自《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史料二   先进储粮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中央储备粮更加优质、绿色、安全。截至目前,中央储备粮科技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最新普查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宜存率达到100%,综合损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内,确保了储粮数量与质量。

——摘编自《粮食安全看得见管得好》(《经济日报》,记者:刘慧)

【探究】
(1)根据史料一、说明当今世界在粮食供给上还存在哪些严重问题。
(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为保证粮食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7 . 【近现代城市化】

材料一   1800年,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1%。到1870168个城镇人口超过1万,只有15个城市人口超过10万。1880年以后,城镇向外扩张,连接全国各个城镇的铁路网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到1920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向郊区扩散的现象,郊区住宅不断出现,进入了城市人口的郊区化时代。1950年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达到64%。但是之后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城市经历着明显的人口流失,农村发展速度,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城市,许多企业从城市流向乡村。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材料二   现代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的十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七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日本自20世纪六十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到1971年,日本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多。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5060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贸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也造成农村人口稀疏、产业衰退、社会设施奇缺、文化水平落后。日本在城市化中后期注意到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日本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2024-01-27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武帝)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荐人才: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房玄龄等人合著《晋书·武帝纪》

材料二   唐朝考核官吏品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简称德、慎、公、勤。后宋、明、清等朝基本沿用。

——摘编自萧曼著《唐朝防范腐败的考课制度》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古来之豪杰有二种:其一、以己身为牺牲,以图人民之利益者;其二以人民为刍狗,以遂一己之功名者。”他讴歌为民捐躯者,把鱼肉民众的所谓豪杰斥为“民贼",主张以民利作为鉴别真假英雄的标准。

——摘编自李必胜著《梁启超人才思想评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关于人才道德标准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对人才道德水平的新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023-12-08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202310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目前已持续20多天,造成双方超过1万人死亡,但局势并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有急剧恶化的趋势。面对兵强马壮的以色列,哈马斯被铲除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目前来看,以色列想速战速决并不容易,可能会像俄罗斯一样被拖入持久战。值得一提的是,从111日起,中国将担任为期一个月的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中国在安理会的优先事项就是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使该地区持久和平。

中国自建国之初就倡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请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什么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2023-11-17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热点05 巴以冲突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说出欧洲中世纪有哪些机构在进行社会救济?

材料一   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110座养育院和2000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9万人……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   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三     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

   ——《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生活》

2023-11-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