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2 . 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2023-11-16更新 | 66次组卷 | 4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北师大广安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2019-11-08更新 | 4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
B.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
C.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
D.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5 . “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A.防范武将专权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D.优化基层管理
2020-08-03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2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四县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2019-03-26更新 | 4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钱穆《国史大纲》中写道:“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断的兵变产生出来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之危势,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自此节度使把持地方政权之弊遂革。”这说明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
A.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
C.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D.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
9 . 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宰相以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这表明唐宋时期
A.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B.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
C.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
D.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
10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2019-01-01更新 | 39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成都市安仁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