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023-10-07更新 | 7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代中期,文人一改前期“耻言兵”的风尚,“士大夫人人言兵”。但许多文人在大谈兵事时又极力强调自己的儒者身份,否认“兵家”立场。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文人尚武风尚提高了兵家的理论化水平B.理学思想加速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
C.边疆形势的被动降低了武人的社会地位D.国家治理取向与现实需要间的矛盾困境
2022-11-21更新 | 748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4 . 西北地区的党项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狩猎。西夏建国(公元1038年)后,夏景宗李元昊亲自主持修筑了兴庆府黄河灌区(从今宁夏吴忠市至石嘴山市惠农区),从而使贺兰山东部兴庆府、灵州一带沙漠变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西夏的这一措施(     
A.增强了宋夏之间的水利技术交流B.促进了西北边疆的开发
C.适应了经济重心变化的总体趋势D.得益于庆历和议的达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6 . 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西夏向宋称臣,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
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
7 . 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经常入不敷出,中央只能默许州县政府超越制度许可范围去开辟税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衰败导致税源枯竭B.边患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养兵政策造成财政恶化D.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己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
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
2017-03-20更新 | 8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①②③④代表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并存的政权,它们之间关系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①向③称臣,每年提供“岁赐”
B.①与②以兄弟相称,每年提供 “岁币”
C.②与③联合,将①灭亡
D.①与④是翁婿关系,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10 . 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A.唐后期以来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B.唐后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的教训
C.宋太宗自认为国无外忧必有内患D.少数民族政权严重威胁北宋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