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建炎南渡后,南宋文人掀起品评东晋中兴时期人物事件的潮流,东晋时期北伐的祖逖成为南宋文人眼中的模范。西晋灭亡后,东晋诸臣在建康城外的新亭集宴,面对秦淮风景,想起中原故土的典故,也频频被南宋文人引入诗文。这一潮流体现了南宋文人(     
A.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趣B.退避政治的矛盾心理
C.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D.咏古鉴今的文化心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公元1129年,南宋政府罢安石配享,宰相赵鼎实主之。士大夫皆反安石新经,转尊二程之学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宋金和议后,部分士大夫又开始反程学,诋之为专门曲说,举子用二程说者必黜之。这反映了(     
A.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B.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C.时局变化影响士人学习D.官场腐败导致信仰变化
2023-03-31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诗人陆游在其作品《五月一日作》中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当时江南农田耕种情境:“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该诗句的创作背景是(     
A.大批中原人口南渡B.稻麦复种制度出现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南宋政权决议北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绍兴和议后,宋高宗不仅没有趁境内经济恢复,储备战略物资,厉兵袜马,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发出“忧内之心,不减于外”的感慨,并将名将刘锜、李显忠等闲置多年,以致世人不再崇尚军功,良家子弟耻于入伍。这反映了当时(       
A.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B.已与金国实现全面和平
C.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已日益凸显D.君主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2022-11-07更新 | 39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金战争持续10余年后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宋高宗赵构认为“天下之权不在庙堂”“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这说明赵构()
A.畏惧金人武力B.矢志收复失地C.忌惮武人掌军D.担忧藩镇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