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朝入主中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图为同学总结的思维导图。画线的空白部分应为(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A.因俗而治             习传夷风             天下一家
B.华夷同风             天下一家             习传夷风
C.天下一家             华夷同风             习传夷风
D.习传夷风             华夷同风             天下一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对照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A.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在①建立辽B.金为控制中原地区迁都到③处
C.元军占领②结束了南宋的统治D.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④的管理
2023-11-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金朝统治者不仅修建孔庙、拜谒孔庙,而且还让孔子的后代担任官员。此外,金朝皇帝还带头学习儒家经典,推动儒学教育,录用儒学官员。这反映出金朝(     
A.仰慕中原文化B.崇尚正统观念
C.彻底实现汉化D.消除民族隔阂
2023-11-11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朝初年,女真统治者为了招揽人才,承袭辽宋之制,于1123年始设科举。1127年灭北宋后, 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称“南北选”。辽人试词赋, 两河人试经义。1138年, 南北人均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到海陵王时,并南北选为一, 实行南北通选,仅设词赋科。金朝科举,初分乡、府、省三试, 即由乡至府, 由府至省。1150年正式实行殿试。章宗时,取消乡试,成为府、省、殿三级考试。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据《清史稿》和《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科考时给予少数民族考生特别照顾。除国子监在学的士族生员外,每三年特批25名学额让云南土官族属及一般士人参加考试,考中者报经礼部核查后即视为生员。此外,还采取增加录取名额的方式,雍正六年(1728年),清世宗谕礼部曰: “今滇、黔、楚、粤等省苗民向化.新增土司入学额数,为学宦者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籍贯,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道光、同治年间,湖南乾州厅苗族中举2人,嘉庆至同治年间永绥厅苗族中举19人。

——摘编自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材料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等有实力的督抚大员联衔会奏,他们认为“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 人才非急切可求,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他们的结论是“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 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废科举始”。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朝廷只得下令“著即自丙午(1906年) 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 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 均著照所请办理”。至此,科举制度终于废除。

——摘编自郑天挺、南炳文编《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朝前中期科举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特别照顾”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的实质及原因。
2023-10-0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辽国统治者认为“君四方者,多二帝(即炎黄二帝)子孙……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夏主元昊认为党项族与汉族都是五帝的后代。金熙宗曾“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这些认识或举措旨在(     
A.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B.认同华夏民族共同体的观念
C.维护“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D.推动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子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该书写于1940年代)


结合中外历史,评析钱穆的观点。(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4-18更新 | 604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金朝进入中原后,统治者以华夏正统自居、奉行尊孔崇儒政策,宣扬“四海之内皆朕臣子”;同时又禁“女真人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保持女真骑射传统。这些举措(     
A.意在缓和与南宋的对立B.形成了南北分治的格局
C.推动了华夏认同的升华D.阻碍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2023-04-11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大定十一年,金世宗创设以女真字为程文的女真进士科,这是少数民族科举制的首创。章宗时“诏许诸人试策论进士举”,即向汉族和女真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士子开放;并规定“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老子》内出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传。”这些措施
A.体现金朝二元化的政治体制B.为金朝选拔了最优秀的人才
C.反映金朝政治制度的开放性D.推动形成华夷同风的新气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金灭辽后,按照女真人的军事组织,建立契丹猛安谋克。大定三年(1163),契丹人起义失败,金廷“罢契丹猛安谋克”,其原来的户口“皆隶女直猛安谋克,遗兀不喝(人名)于猛安谋克人户少处分置”。这一调整在客观上有助于(     
A.人口的增长B.民族的融合
C.版图的扩大D.经济的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城址图


古代北京发展概况(部分)

时期名称概况
辽代南京936年,辽获得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定为陪都。《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
金代中都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时人记载中都“宫阙壮丽” “工巧无遗力”。中都仿照北宋汴京,采用回字形相套,宫城位置居中,城内建有礼制建筑,如郊天坛、雨师坛等。
元代大都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于大都。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规整方正、均齐对称,街道系依《周礼》,按经、纬设置。大都人口近百万,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为“商业繁盛之城”。
明清北京1403年,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此后一直到清代,北京一直是正式都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其他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