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所示为某学者对元代科技文献学科分布的统计(单位:篇)。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A.重视实用技术传播B.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科技著作助力海外探险D.战争需要推动科学研究
2023-05-13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一位学者对唐宋时期美术家的地域分布所做的统计,有人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这一分析过程(     
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表
朝代中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其他
唐朝73%11%6%10%
北宋63%17%10%10%
南宋6%26%65%3%
A.严谨解读了材料的内容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2023-08-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些天文观测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引起了生产技术的变革B.有利于中国古代重农政策的稳定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4 . 据史学家统计,从西汉到北宋建立时,全国人口总数几起几落,755年,人口峰值约七千余万,980年,全国人口降到三千五百四十万,但到12世纪初,包括北宋、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一亿四千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B.王安石变法的影响C.海外贸易发展D.传统农业的新发展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以为国家取士之制,比之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材料二   比之唐代取士以不严防弊为常态,而致举子“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上启陈诗”,以求“咳唾之泽”,和“贵戚纵恣,请托公行”,以及由此而来的“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则宋人用严立隔绝以成其“无情”和“至公”,立意正在于抑制权势对于科举取士的支配与影响,从而提防权势转化为科举取士中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国强《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

材料三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王朝南北方籍进士、状元统计表

1   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

时间

960977

9981020

10211063

10641085

10861100

11011127

北方占比

38.42

18.63

12.49

6.61

5.17

2.86

南方占比

61.58

81.51

87.51

93.39

94.83

97.14

2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北方籍状元人数

地区

五代

北宋

南宋

合计

北方

40

6

28

0

6

11

8

11

10

120

南方

18

10

24

37

0

0

2

77

69

237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等资料

材料四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宋代比之唐代,科举取士有了哪些进步?这些进步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以后我国人才分布呈现出的新格局,并以唯物史观分析成因。
6 . 下表是北宋科举人仕做官的官员数据示意图,表中的数据能够说明
A.北方战乱造成衰落B.录取实行南北分卷
C.政治中心南移所致D.文化中心不断南移
2020-07-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冲刺考(五)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图所示为唐代和宋代后妃出身情况统计。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择偶首选平民B.平民经济地位提高
C.婚姻选择不尚阀阅D.门第观念彻底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人口出生率偏低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主要统计赋役人口D.对户籍管理的松弛
2022-05-10更新 | 6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宋代不同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率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349283890672
6418175
16367175
5.4%
107811203312856844
16603954
42340082
6.7%
1102126557623227693
18113945
46190560
6.99%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沿海对外贸易繁荣
C.江南经济持续发展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2022-04-25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为北宋各时期科举状元分布地区一览表(注:北宋时期历科状元共69人,其中4人籍贯不详,故不在统计之列)(单位:人)。如表体现北宋不同时期南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代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







西





西
















广

广
西
北宋前期4682220101101102o00
北宋中期4130003102520000000
北宋晚期200100151000101000

A.北宋经济重心向南方地区转移B.南方书院数量逐渐超过北方
C.北方受游牧民族侵扰日益严重D.北宋政治重心开始向南转移
2022-05-17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终极押题历史试卷(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