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宋仁宗要求将农家耕织情况绘于宫中延春阁的墙壁上;宋高宗时期,地方官员进献的45幅《耕织图》,因图文并茂,使得“农桑之务,曲尽情状”而得到皇帝认可;宋亡后,《耕织图》传到明代,深受帝王的推崇和嘉许。这表明,宋明时期(     
A.宫廷画创作水平高超B.不同社会阶层审美趋同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自然经济地位不断巩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税务所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在城门内侧布置了一间税务所,向过往商人征收商税。
据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有的学者则认为:“张择端其实是用画笔说明宋代东京城的开放性与宋政府对于商品税的重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芙蓉锦鸡图》(如图)为宋徽宗题字的花鸟画,画作凸显了锦鸡华贵的特征,其精细干练的线条突出锦鸡羽毛之细腻与“骨力”之美。据图可知(     
   
A.政治影响画作内容B.宋徽宗善于创新借鉴
C.该画富有人文寓意D.花鸟画注重逼真描摹
2023-08-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4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姬归汉图》系南宋陈居中创作的历史故事画,以东汉才女蔡文姬深陷匈奴的一段坎坷经历作为创作轴心。画中文姬、匈奴左贤王、汉使皆以织毡为坐席。左贤王去卑盘腿朝南,居于画面上首的位置,汉使则跪坐面北,居于下位(如图)。此作品(     
A.反映出浪漫主义唯美画风B.蕴含着托古喻今的讽谏之意
C.旨在厘清汉匈关系的演变D.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思想观念
2023-05-01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3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宋元-【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5 . 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绘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他们的绘画(       
A.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B.是风俗画的一种
C.反映了唐宋社会的变革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023-08-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的传统农具到宋元时期已基本完备。据元人王祯所撰的《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有农具105种,其中有许多是宋元时期改造创新、广泛应用的新式农具。以下农具图示左为戽斗图,右为秧马图。(     




这两种农具的使用
A.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B.促进了玉米推广种植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推动了稻作农业发展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5明清史(1840年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结合时代背景,对该图的历史解释最正确的是(     

A.政局的不断变动会导致粮食的总需求量上升
B.隋唐新物种的引进促进了粮食总产量的大增
C.宋代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有赖于新技术的使用
D.明清人口的频繁流动导致粮食总需求量上升
2023-03-30更新 | 569次组卷 | 1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整个画面艳丽华美,典雅高贵。宋徽宗还在图的右上角题诗一首“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这样象征美好的祥瑞图还有他创作的《瑞鹤图》等。这反映了(     
   
A.北宋花鸟画艺术创作水准B.时代环境影响作品风格
C.写意画风受到理学的影响D.人文精神成为社会主流
2023-06-04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耕织图是以农事耕作为主题的绘画图像,在中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绘画艺术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5-3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十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