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24·山东济宁·二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3分别是宋代主要城市分布图、北宋主要词人籍贯分布图、宋代主要诗人籍贯分布图。

材料二   北宋太祖、太宗两朝,所有将相重臣几乎全是北人;真宗、仁宗父子先后起用王钦若(临江人)、丁渭(苏州人)做宰相,打破了南人不为相的传统。真宗朝的重臣寇准,极力反对让南方人参政。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北派领袖司马光,曾启奏神宗:“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神宗朝的七位宰相,六位是南方人。图7为北宋主要宰相籍贯分布图。

——以上材料均据陈正详《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结合材料一、评述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024-05-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博物馆收藏的历史珍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1

2

   3

4

宋代海船残体。现存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斯蒂芬森1814年设计建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现存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1号”,1903年成功试飞。现存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中国于2003年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任选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收藏品,围绕所选藏品的历史价值,拟定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9-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二部分提升训练6金融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税务所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在城门内侧布置了一间税务所,向过往商人征收商税。
据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一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有的学者则认为:“张择端其实是用画笔说明宋代东京城的开放性与宋政府对于商品税的重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4 . 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军机处                                   《日知录》                  同文馆                  《天演论》

太学                                                  鹅湖之会                 《农政全书》            1753年雅典中国宫
从上述图片中选取三幅相互关联的图片并提炼出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图片名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1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艺术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下图。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望海潮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2022-10-0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耕织图是以农事耕作为主题的绘画图像,在中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绘画艺术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5-30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第十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形成了图6所示的五条基本的区域性历史发展道路,它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据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整理


从上图所示的五条道路中任选两条道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两条道路间的互动及其带来的影响。(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两条道路,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7-22更新 | 509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023·江西赣州·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述两图,提取两项有关中西方科技文明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3-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3辽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筑是一种有形的文化,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和见证。


1合肥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拯死后赐给他的谥号,评价、肯定了包拯的忠孝一生。


2徽州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分别是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义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慈孝里坊和鲍灿孝子坊,体现了“忠、孝、节、义”。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方面加以阐述
2022-08-1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建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