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从有文字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阅读系统。这个阅读系统以科举入仕系统中的士大夫阶层为主体,在阅读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如《四书五经》),遵照特定的阅读秩序和行为规范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小到能作为谋生的本领,大到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应该阅读有用的东西,“读以致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阅读文化和传统,深刻影响着人们安身立命、做人处世、理想抱负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许欢《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材料二   耕读模式是由两个行为组成,也是由两个阶层实践,因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不以耕种为耻,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不可能,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在文化普及、科举制发展的背景下,宋代社会中耕读已成为普遍现象。耕读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以来的古代后期意识形态和生产领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遍及农家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表明耕读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程度。

——摘编自程民生《论“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宋代的“耕读文化”。
2024-02-22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年来,随着“宋韵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推广,两宋时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

——吕大钧《民议》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

——袁采《袁氏世范》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郑樵《通志》

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社会“新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新变”的背景。
2024-05-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的东京、临安,有数以千百计的酒楼。樊楼为东京酒楼之甲,每天到此饮酒者达千人之多。人们可以在此欣赏表演,还产生了很多以此为背景的话本。由此可见当时(     
A.世俗文化的繁荣兴盛B.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突破了时空限制D.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政府设置榷货务管理茶叶贸易。政府向园户(种茶的百姓)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焙制之茶除输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至嘉祐(公元1056~1063年)中期,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政府对茶叶贸易实施改革,茶商与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可讨价还价,政府征收茶税。《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革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

——摘编自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材料二1953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摘自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三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摘自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茶叶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认识。
2022-11-19更新 | 369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包括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规定在唐朝统治地区,凡是各都督府治所和4万户以上的州,都可设置市场或市署,上“置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下“置市丞二人,正

八品上”;“置录事多人”,分别管理坊市的各项事务。

——摘编自《唐律疏议》《唐令拾遗》《唐会要》等

材料二   北宋时期的商业十分繁荣,东京汴梁城更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清楚地发现,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道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其他的地方大城市,也大体如此。

——摘编自方宝璋《宋代经济管理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

材料三   到了明代中后期,读书人“科考不成”转而“驰骋商场”竟然也变得常见。因此,传统的政策逐渐向“恤商”“通商”转变。明代大开“捐纳”,设立商籍。商人们事实上通过缴纳钱财获得了社会地位,各取所需。

——摘编自曹琳《明代商人商业经营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经济管理制度的变化,并归纳这一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后期已有士大夫开设书院对学徒讲学。唐末和五代期间,连年战乱,官学大为凋敝,更是为宋代书院的大发展了提供了机遇。宋代书院一般由民间投资设立,独立于官学系统以外,是理学大师们著书立说,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教化的基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书院的教学内容以理学为主,而且十分强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培养,要求学生“三省吾身”。书院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官学有所创新,鼓励学术自由,提倡师生互相交流。

——摘编自陈金肃《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探微》

材料二   1898年7月,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化国立大学,成立之初既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担任全国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学校一改“中体西用”的旧思想,秉持“兼容并包,中西并用”之理念。 儒学经典不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是开国内风气之先,引入西方近代学科,分科教学以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到20世纪初,学校已开设师范馆、译学馆、医学馆、仕学馆,后又细化为文科、商科、工程科、法政科等学科。中华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的主体改名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京师大学堂与宋代书院相比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大学堂的历史作用。
2024-03-17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古代经济的发展具备不同时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综合各种资料基础上对中国人口的估计是:1500年为1.25亿(保守估计为1亿):1750年为2.7亿(保守估计为2.07亿);1800年为3.45亿(保守估计为3.15亿);在17世纪初,出现了一些大域市,如南京达到100万人口,北京超过60万人口。到1800年,广州与邻近的佛山加起来,有150万人口。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1)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表现出了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3-12-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天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消灭南汉之后,宋廷即沿唐制,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和秀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为吸引外商来华,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诸国勾招进奉”。当时大型远洋海船贸易范围已拓展至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对来到中国的外商,宋廷照顾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来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漆器等日用品,输入的以香料、药材和珍宝等物品为主。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改编自王伟超《试论宋代经济的三驾马车》

材料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

——改编自樊树志《国史16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
2023-12-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贵百河三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消灭南汉之后,宋廷即沿唐制,在广州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之后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和秀州等地设置了市舶司。为吸引外商来华,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诸国勾招进奉”。当时大型远洋海船贸易范围已拓展至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及欧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对来到中国的外商,宋廷照顾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来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漆器等日用品,输入的以香料、药材和珍宝等物品为主。海外贸易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改编自王伟超《试论宋代经济的三驾马车》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时期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的繁荣使得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现实价值。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匆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汴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据统计,唐代10万户的城市仅11个,北宋则多达40个。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除了大城市外,宋代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镇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不仅超越前朝而且也为后世所不及。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023-11-23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