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四川酉阳冉氏土司编纂的《冉氏忠孝谱》在卷首“家规”中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于兄弟、新睦宗族、和睦邻里、敦肃闺门、禁止争讼、勤习正业、定正名分、致谨坟墓、慎选婚姻、教约子弟、慎重继嗣”。这些规定反映了(     
A.儒家学说的官方化B.门阀士族的影响力
C.理学观念的世俗化D.官学教育的广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州县、关、镇皆置税务,于交通要道或贸易兴盛处皆置税场,形成了严密的商税征收网络。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不设税务、税场的“私路”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这反映出宋朝(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坊市制度B.传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贸易发展削弱中央集权体制D.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7日内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末年,因实际需要,仅纸币印刷就达到7000万贯以上。政府在两浙路和江东西路采购了800万石粮食用作军粮。据此可知当时(     
A.人身控制松弛B.纸币滥发弊端显现
C.商品经济活跃D.边防压力得到缓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时期,政府颁布《盗耕种法》对盗耕种和盗收割他人田地者加以严惩。但针对业主主动抛荒的逃田,政府立法规定“逃户亦限半年……限外不归……除坟茔外,充为永业”,而盗耕种逃田者“免税三年,三年之后为世业”。这可用于说明宋朝(     
A.严格保护个人权益B.司法过程灵活务实
C.政府缺乏契约精神D.产权流转渠道多样
2024-05-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中唐到宋代,士人群体特别重视经营个人的“朋友圈”,形成同僚、同道、同好等关系网,甚至出现了“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契”的现象。这一现象(     
A.反映了门阀士族的衰落B.凸显了士人群体的契约精神
C.源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埋下了“党锢之祸”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朱熹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其分未尝不殊也。”又言“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可知朱熹的思想(     
A.直接继承了道家的主张B.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D.蕴含着和谐的生态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指出,两宋时期,由封建国家通过赋役制直接剥削广大农民,变为私人地主直接剥削广大农民。因此,农民起义一般只反地主不反朝廷,这使得宋朝始终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该学者的观点表明宋代(     
A.租佃制度发展利于维护社会稳定B.赋役制度改革助推阶级矛盾缓和
C.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矛盾转移D.强干弱枝政策有效预防内部动乱
2024-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政府有个惯例,在商船起航之前,市舶司提举官会设宴为商人饯行,“以示招徕远人之意”,此即市舶宴。市舶宴之制,创于北宋,南宋继续遵行,遂成定例。《岭外代答》对市舶宴有所提及:“岁十月,提举司大设蕃商而遗之。”据此推断,市舶宴的举办(     
A.强化了政府海外贸易管理B.体现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2024-05-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鼎尖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家陈寅恪倡导“以诗证史”的史学研究方法。宋代诗词中保留了众多“宋代记忆”,为后人认识宋朝提供了丰富材料。下列诗词中蕴含的“宋代记忆”与史实相印证的是(     
诗(词)句史实
A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杨万里)稻麦复种的推广
B货出军储推赈济,转行交子颂轻便(薛田)商品经济的发展
C蜀茶互市入西番,番马来嘶渭水寒(黄彦平)海外贸易的繁荣
D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胡则)门第观念的淡薄
A.AB.BC.CD.D
2024-04-21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26届联考历史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10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在论述金溪农民时指出:“今时农民率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其隙时,借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宋人高弁也直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髡褐、卒夫,天下无数,皆农所为也,而未之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工商业的发展繁荣D.新型生产关系产生
2024-04-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