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1 .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说:“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定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等特点。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
(2)试从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二中宋文化具有的“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2021-04-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核心素养同步检测卷(中外历史纲要上)-3.1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思想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新的上层建筑相关。五花八门的各种思潮正是在这个急剧动荡的过渡时期中产生和发展。自战国后期起,它们在长久相互论辩中,出现了相互吸收、融合的新趋势。从而它们不再是纯粹的某家某学,而是或未经消化的几家杂凑,或以某家为主吸收他家。有的在先秦非常显赫的思想逐渐衰颓以至消失,有些则始终非常活跃、绵延而强大。先秦的名、墨两家属于前者。儒、道、法、阴阳则属于后者,它们是秦汉时期建构新型意识形态的四大思潮。

——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材料二   宋学一脉,代替了汉代以下的儒学传统。宋学的开始,在初期也是从宇宙论和知识论下手、其中采用了不少道家成分。但在北宋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却是逐渐走向以“内圣”修己的方向,不太注意“外王”济世的部分,也不太注意宇宙论和知识论。北宋理学派别众多,互相批判,形同水火,他们之间兼容、综合的工作反而不多。经过靖康之变,国亡家破,只剩半壁江山。宋代学者痛定思痛,开始注意到人间的秩序。朱子之学,特别注意人间的伦理,将一切人事放在伦常规范之内。

——摘编自许倬云《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中国出现思想合流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儒学产生的影响。
2020-12-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   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0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2021-0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形成的背景。
(2)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1-01-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宋代构建了一个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济体系。在预防性救济方面,高宗绍兴八年,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法令”,规定“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弃要者,给钱养之,”南宋设有“举子仓”,面向贫家产妇发放救济粮。在补救性救济方面,国家为收婴和孤儿设立福利机构。北宋设有“福田院”,专门收养京师的弃婴、孤儿等无法自存之幼童。宋代设立有“安老坊”等专门收养老无所养者的福利机构,机构内的老人福利分为三个等,政府给予60—90岁之间的老人米、钱、柴、衣等用品用以补贴生活。崇宁元年,徽宗诏令全四设立“安济坊”,凡境内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同时还设立“药局”等这些只收本钱不取息的平价门诊邮和药房此外,针对大量流浪乞丐群体,朝廷下诏布《惠养乞丐法》政府将流乞丐登记在册,每人每日“给米丘一升、小儿半之”,生病的流浪乞丐可以获得物质、药物救济。

——摘编自李华桑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材料二 胡佛总统信奉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始终认为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此联邦政府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罗斯福总统信奉新自由主义,他执政后,美国国会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济暑,并拨款5亿美元作为各州实施紧急事业救助的资金。然而,以工代赈和直接救济保障等模式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935年,美国国会在人们提出各种社会保险方案的影响下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界第一部以社会保障为内容的全面性法律,规定了社会保险包括下列4个方面内容:1.养老金;2.失业保险;3.老年保险;4.对盲人、需赡养的儿童和其他遭遇不幸者的救济。法案致力于减少财政的负担、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新政”是经济危机的结果,它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但覆盖范围仍不够广,它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产阶级、农民和那些有组织的具有优势的城市工薪阶层中的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的遭遇仍然很悲惨,他们深受种族歧视、失业、贫困的折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济贫体系形成的背景并阐述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制度产生的特点,简析其特点形成原因。
2020-09-21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020-03-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特生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唐末五代战乱,“坊市制”被破坏,宋初虽有所恢复,但无法重现旧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东京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的现象,朝廷对这种现象虽然干预过,但屡禁不止…宋仁宗登基之初,只得认可这一事实,干脆将坊墙和市墙统统推到,宣告旧的坊市制度彻底崩溃…坊市合一使近代城市雏形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城市社会主体的市民阶层表现出旺盛的生活热情和欲望,创造出带有明显商品化色彩的都市文化生活…宋人极重传统节日,商人们利用传统节日,销售节日用品和纪念品。

--摘编自龙建国、廖美英《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商品化》

材料二 1911年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科学管理思想…1913年亨利福特和他的手下引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采取了汽车通用零部件的理念,使生产一部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到1.5小时。T型轿车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物,它是廉价家用轿车的原型。美国登记在册的汽车由1900年的8000台增加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2700万台^1914年福特宣布将工作在生产线上的工人的最低工资增加到每天5美元,这几乎是当时美国产业工人平均工资的两倍。但是为亨利福特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28年,一家报纸将福特称为“工业法西斯主义”,装配线上的工作是重复的和计件的,“你可能会摔死,但是他们不会停止生产线”。当生产线和以前一样发生周期性停产时,工人就会被解雇,而且没有任何补偿。福特在生产车间安置监工,动辄就会解雇那些稍有不满的工人。但是,福特的确生产出了廉价的汽车,而且改变了美国的社会面貌。

--摘编自约翰马克法拉格等《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坊市制度被打破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特引进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背景,并分析福特引进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影响。
8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加之著名门人的不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两座文化高峰”之一。

——整理自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道者,所舒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传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宋朝庆元二年十二月,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党争之下,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整理自《宋明理学》


(1)阅读材料一概述儒学在先秦成为“文化高峰”的原因,并指出儒学与当时另一座文化高峰在恢复社会秩序构想上有何不同。
(2)阅读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时期儒学被捧上独尊地位的表现。
(3)阅读材料三并综合所学知识,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
①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一生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朱熹“三札”主张提出的背景。
②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是宋代以后“新儒学”的代表性成果。
试结合朱熹一派命运分析理学地位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豪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择婿”。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生在商人家庭……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

——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我国离婚率直线上升,不到10年就突破千分之一,到2001年已达到千分之196,24年间提高了5.6倍。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极大关注。

——改编自张学见《走出传统——当代中国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偏高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离婚率偏高这一现象的看法。
10 .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发展演讲过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材料二   唐代,当时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以佛教徒为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

——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材料三   西方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周游列国、主张未被各国采纳之后,孔子晚年回到了哪一诸侯国?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继续致力于“政治理想”的实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
(3)举例说明宋代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2022-03-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