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个外送饮食的酒店伙计形象;《东京梦华录》则记载当时的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抑商政策逐步废除B.城市经济繁荣
C.坊市格局渐趋打破D.自然经济瓦解
2023-01-21更新 | 16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代中期以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表明宋代(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对民众控制力减弱
C.儒家民本思想得到贯彻D.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解体
2022-12-06更新 | 53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画家夏圭以山水画著称,其画中的主体景物往往偏离画面正中,形成边角式构图,被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反映了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一改北宋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的特点。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A.文人画追求写实的艺术风格B.理学兴起制约了绘画的发展
C.艺术创作呈现世俗化的倾向D.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在全国4.62亿亩耕地面积中,南方12路中约有耕地3.18亿亩……大致是当时北方耕地面积的2倍。南宋、金对峙时期……不算南宋前期50年间新辟土地,南方土地面积仍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5.03%。唐代中后期,北方已由原来占有优势而衰退变化为与南方保持基本平衡的状态,至南宋时期,南方已跃升为主导地位,粮食产量显著地超过了北方……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

——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地方官制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现象,并指出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1-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文献记载,金世宗时期“女真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在生产上,各族人民“彼耕此种”,互相学习;在生活上,女真人讲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这一记载表明
A.女真族力量迅速壮大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女真政权稳定性增强D.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2021-11-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下图,结合所学推断,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的根本变革B.南北交通的日益便利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D.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8 . 中国古代,农民重视用粪肥田,在汉唐时期,北方的肥料技术已趋于完备:唐宋之后,南方的肥料技术却有后来居上之势;明清时期,南方的肥料技术达到了传统时代的顶峰,并开始辐射到北方地区。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南北方经济差距比较大B.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南方农业条件好于北方D.北方长期战乱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郭守敬用改进了的天文仪器实测之后,又继以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在宋代《统天历》的基础上,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成了历法改进,制定出新历,元世祖赐名《授时历》。这表明《授时历》
A.是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产物B.标志着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C.主要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D.领先于世界各国历法编制
10 . 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宋朝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人读书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
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