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对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主张、愿望和要求。这一时期,“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还有阴阳家、名家等。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请分别列举一例战国时期儒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并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的主要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所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为重振儒家文化,北宋中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指出南宋时期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并说明实现“理”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理学的影响。
2 . 儒学复兴的背景
(1)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____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____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为现实服务。
2022-10-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它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理学还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对于儒学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形成的背景。
2023-02-1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国“自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三   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由于门阀世族的消亡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世族,而看重金榜题名;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在宋代,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指出其引发的赋税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宋婚姻择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所反映的宋朝社会的新变化。
2023-03-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提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 治者也。在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 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 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围 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 (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 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 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2)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2023-01-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A.是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B.忽视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
C.促进了新兴市民意识的发展D.实现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
7 . 有学者认为两宋是伟大的朝代,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建国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措置,促成新的开国气象。北宋政治的三项核心特征: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追求国家——社会平衡的政策倾向以及实施有效的批评纠错机制。有学者认为,“祖宗之法”及其体现的制衡原则,反映着赵宋统治阶级的政治智慧。

——整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赵冬梅《大宋之变》

材料二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三   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文化、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

——整编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费正清《中国新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北宋王朝的开国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宋统治阶级在地方上如何进行“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宋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工技发明、物质生产两个角度简述“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
2022-1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儒学的复兴
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________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2)兴起:从________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内容
①挖掘________的思想内涵。
②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________秩序、树立基本________观方面的作用。
(4)结果: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
程朱理学 “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1)代表:________
(2)主张
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________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万物本原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③人生的目标是“________”,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④提出“________”,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3)朱熹对儒学教育的探索:将《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集为“________”,并加以注解,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四书五经”成为后世儒家经典
(4)影响:从________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10-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建元元年,汉武帝广招天下贤士,垂询治国之良策,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陈翠芳《试论董仲舒思想对儒学的双重意义》

材料三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材料四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意图,并指出“理”的获取途径。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该作者的思想主张。
2022-10-1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是统编版教科书关于“交子”的表述,据此可以判断(     
教科书关于“交子”的表述
七年级下册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初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很多铜钱被囤积销毁重铸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A.交子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B.交子出现是因为携带铜钱不方便
C.交子出现是因为铜钱流通量不足D.交子是北宋发行信用货币的尝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