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它表明(     
陕西河南山西浙江江西湖北福建
3211324420429
北宋127258618445
金及同时期南宋4214185361463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土地兼并的抑制
C.灌溉工具广泛使用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5-08更新 | 634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A.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2023-11-10更新 | 616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北宋在招募民户租佃中,以订立契约方式确立租佃关系和租额。1119年,北宋在出租逃田、荒田时,为提高租额,实行竞价方式,“出榜限一百日,召人实封投状,添租请佃,限满拆封,给租多之人”。这说明,北宋(     
A.订立契约成为社会交易普遍准则B.农民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营方式革新D.流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进食方式也成了一个公众关注的卫生话题。溯源中国人传统的餐饮习惯,经历了从分餐到会食聚餐的历史过程。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逐渐被“同桌群聚,同盘而食”的会食制取代,会食聚餐满足了亲朋联谊、商业联系、官场交往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新型义利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B.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商业发展引领饮食习俗新风尚D.商品经济发展和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     
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进程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
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
2023-04-16更新 | 633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教科院卷)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人庄季裕曾记载:“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这说明当时(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经济城镇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D.边境贸易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人小说以描写达官贵族和名士贤媛为主,而在宋代,无论话本还是文言小说,普通民众中的小市民、工匠、商贾、农民、医巫、僧道、店员、伙计、村姑、婢女,都能荣膺小说主角。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程朱理学兴起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改变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加剧门第观念的淡化
C.印刷术的兴盛促进了书籍出版业的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文学受众群体的变化
2023-04-16更新 | 60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教科院卷)历史试题
9 . 儒学思想家在不同时期对人性有不同的主张,如下表所示。据下表可知(     
孟子《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荀子《荀子·礼论》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人为)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
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
董仲舒《春秋繁露·洞察名号》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次民天意也。在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心统性情。心有善恶,性无不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A.人性教化要遵循统治者的权威B.儒者认同人性由外在条件决定
C.以仁为规范和支撑方能止于至善D.儒学人性说随时代的变化而演变
2023-03-17更新 | 63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朱熹说:“人欲中自有天理。”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其体现的主旨是(     
A.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B.主张克制过度的欲望
C.建立社会伦理道德秩序D.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2023-12-05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