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50多万。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用“市井最盛”、“不可驻足”等形容东京的城市景象。最热闹的市通宵达旦,人员往来不绝,小贩叫卖声不断,商店连绵不绝,还有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庙会集市。纵观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店铺鳞次栉比,城里还有瓦斯、勾栏等娱乐场所,最大的可容纳千人,里面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材料三   今天的开封城有一处公园,名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建成的,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于北宋东京的繁华和市井生活。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辨析其对研究宋朝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3-10-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谣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1)参考材料一,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示例: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两税法:


                                                                                          
                                                                                           
                                                                                            

材料二   唐代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地区长江以北长江以南
时间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
数量/处982923938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两项有关唐代的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三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

——摘编自陈振《宋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
2022-11-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2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1)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3)根据材料三,谈谈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程朱理学的发展B.戏曲艺术的发展C.山水画的发展D.书法艺术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022-08-03更新 | 74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河南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高三高考热身练习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21-07-24更新 | 1265次组卷 | 7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史・张立道传》记载:“云南未知尊孔子”;李京在《云南志略》也称云南子弟“不知尊孔孟”。明清时期天启《滇志》记载:”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埒(等同),号诗书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明清时期儒学在云南传播
C.明清时期民族融合遇阻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影响
9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提取有关隋元间大运河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12-0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频次统计表


——裴兴荣《金代科举考试题目出处及内涵考释》

材料二   西夏人庆三年(1146),仁孝帝十分尊崇孔子,重视儒学,直接诏封孔子为“文宣帝”是为历代对孔子的最高谥号。同时,仁孝下令各州、郡皆立文庙,学官祭祀,庙堂殿庭,宏敞高大,“如同帝制”。

——杨满忠、何晓燕《从历代孔子谥号看西夏儒学的发展与贡献》


概括指出两则材料所蕴含的共同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