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崛起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3 . “南海一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该评价主要是肯定元曲(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2次组卷 | 68卷引用:衡水金卷2018届全国高三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这一记载佐证了(     
A.宋朝南方商业的繁荣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代繁华的都市生活D.宋元海外贸易的发达
7 . 史载,唐以前,士人以藏书为贵,藏书少,士人精于雠对,诵读精详。到宋朝,士人易于得书,不再重视藏书,诵读也懈怠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宋朝(     
A.商品经济繁荣B.印刷行业不断进步
C.社会娱乐增多D.政府轻视文化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消亡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2022-09-18更新 | 580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问题是:中国人是如何获得长达800余年的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在13世纪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和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中国人为他们辉煌的过去而感到骄傲,大约也是很有道理的。”

——费正清《传统与变迁》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8-31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以前的都城建筑结构大都是封闭式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卫都城的安全。宋代以来,都城建筑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这说明(     
A.中央集权高度集中B.君主专制加强C.商品经济活跃D.理学思想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