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A.建立世族制度B.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C.推崇道德理性D.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2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关于中国古代纸币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的唐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B.造纸术发达、印刷术发展是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重要条件
C.北宋和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D.纸币在明朝中后期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3 . 宋代科考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不讲门第身份。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只要有:“奇才异行”,亦可应试。宋代这些变化(       
A.使官僚素质下降B.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
C.降低了行政效率D.阻碍了学校教育发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元时期,社会文化重心下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小说集《夷坚志》中出现的一大批儿童人物形象就是当时社会变迁的折射。

形象一:孝敬父母的儿童形象。六岁的宜哥为了母亲不受产乳之苦,虔诚念诵佛道二经,每以清旦,各诵十遍。仰天焚香,输写诚恳,两年之后其母病惠遂绝,该故事彰显了孝道的观念。

形象二:走街串巷的儿童形象。儿童成为流动性的小商贩,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卖豆小儿、卖鞋小儿就是现实儿童参与经商的缩影。

形象三:遭遇恶报的儿童形象。一幼女嗜饼,每食时,但取其中有糖及麻者咀之,而弃其图,后震雷击之,堕地死,整个故事宣扬了恶习有报的观念。

摘编自姚海英《宋元社会生活的形象透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小说集《夷坚志》中塑造的一个或多个儿童形象,拟定一个符合宋元时期社会变迁的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鲜明,持论有据,逻辑严密,结论明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元杂剧与以往纯文学创作最大的不同是作家个体无法独立完成。因为剧本只是杂剧艺术的一部分,作家必须与艺术家通力合作,通过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符合观众审美,才能实现其完整过程。据此可知,元杂剧(       
A.与实践结合紧密B.是早期白话小说
C.作者都来自民间D.深受理学的影响
6 . 元代戏曲作家如林,先后达二百人之多,竟没有一个因文字罹祸,而明清两代的文字狱,杀戮之惨,有目共睹。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     
A.元杂剧雅俗共赏B.统治者对杂剧的喜爱
C.戏曲传播范围广D.戏曲创作环境较宽松
2023-12-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北宋时,两浙地区已经实行稻麦复种制。福建地区在宋代则实行冬耕麦作。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朝(       )
A.曲辕犁推广提高生产力B.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C.土地利用效率得以提高D.民众饮食结构彻底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文人赵伯驹所作的《江山秋色图》,画中所绘为北方山水。画面布局严谨、勾勒精细,色调明快和谐。画中崇山峻岭错落连绵如龙脉,三三两两的步行者流连于山野之间。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此画作(       
A.反映了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B.体现出南北文化间的交融
C.奠定了中国画的主流创作方向D.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留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历代王朝奉行重农政策。如图为王祯编撰的《农书》,该论著(     
   
A.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身B.总结编订了新的历法
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D.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
2023-12-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体现了各历史时期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是继先秦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文学艺术门类多样,有诗歌、散文、传记等,其它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都得到发展;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外交文化都体现出不一样的胸怀,具有辉煌大气之美。文学艺术高度发达,诗歌类型多样、内容扩大,小说上产生了唐传奇,开拓了后世文学的道路;书法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些榰书大家,他们所创立的书体成为后世汉字的主要形态——正楷。唐代各类文化艺术融江了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化交融的成果,大胆吸收了周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摘编自百度文档

材料二  (宋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家学融汇了之朱子学的新儒学;文化方面,在古文复兴的同时,口语文学也兴盛起来;印刷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而且发行的书籍不仅仅是儒家经典,还有历史书、请文集等。在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科学书籍的出版发行。从科技和文化看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分”。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从科技和文化看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分””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