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农书研究》首次对有宋一代农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本书主要探讨了宋代农书激增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各类农书分别加以研究,专章论述了宋代代表性农学著作陈旉的《农书》的重要贡献,探讨了宋代农书的时空分布、传播方式及与宋代农业发展的关系。

宋代农书数量不少于255种,涌现出如第一部农业气象专著、水稻专著、柑橘分类学专著、甘蔗制糖专著等等,是了不起的创获。

本书在重新厘定传统农书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将宋代农书分为综合类,耕作、农具、农田水利类,园艺类,畜牧类,食品加工类,灾害防治类等9大类,这种分类根据现代农业书籍的分类并结合宋代农书的特点,显得更加合理。

再如本书将宋代农书置于整个传统农学发展过程之中进行比较研究,对宋代农学在整个传统农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客观评价。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宋代农书放到东亚文化圈更广阔的视野下加以观照,对其世界性的影响与贡献作了学理方面的揭示。

总体而言,本书结构合理,史料丰富,在学术上多有创新,使我们对宋代农学和农业的成就有了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系中国农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摘编自邱志诚《宋代农书研究》序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农书研究》内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农书研究》出版对宋代农业研究的价值。
2024-03-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2 . 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北宋初期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年已增长到2088万。按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北宋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     
①南方的开发   ②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③稻麦复种制的普及   ④均田制的推行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2-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促进北宋户口增长的根本因素是(     
A.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B.棉纺织业进步,经济作物推广
C.中央集权加强,政局相对稳定D.坊市制度瓦解,商品经济发达
2023-01-10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句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杨万里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
陈造半夜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曹勋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C.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博物馆是物化的历史,承载着人类文明,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辽宁省博物馆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观察下列四幅辽博“镇馆之宝”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选取辽博一件“镇馆之宝”,就该文物的外在特征、历史价值及所含历史信息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0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