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众多城市均有大小不等的市场。最大的都市是长安,城内街道有八街九陌之称,南北向称街,东西向称陌。城内9个市场以南北主要大街为界,街东3个市称为东市,街西6个市统称西市。各市间有墙隔开,市墙有门,供买卖人定时出入。张骞通西域后,来往长安的外商络绎不绝,朝廷设立大鸿胪,在管理外交的同时兼管商务。

——摘编自李天石《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宋朝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商品流通不限于内地的州县,与辽夏金通过榷场的互市交易也十分频繁。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但仍不能满足商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交子,后其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宋朝城市繁华,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城市中坊、市之分已完全打破,夜生活的发展达到了空前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西汉,宋代商业的发展。
2 . 北宋时期大量铸造货币,并开始出现了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这些措施都(     
A.推动了商业的发展B.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C.增加了国家的收入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 .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宋太宗曾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榷场的设置(     
A.增强大一统国家的政治认同B.缓解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
C.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D.体现了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
4 . 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城里,随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还有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这表明当时汴京(  )
A.手工业技术高B.交通十分便利C.商业高度繁荣D.市民阶层兴起
2022-11-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体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示为公元997年至1077年北宋税收变化。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的北宋(     
时间农业税商业税
宋太宗(997年)2320万贯1238万贯
宋真宗(1021年)2762万贯2935万贯
宋神宗(1077年)2165万贯4910万贯

A.农业生产日益衰退B.赋税制度脱离现实
C.重农抑商政策异变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6 .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机构B.“蕃坊”C.“蕃学”D.宣政院
2022-02-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宏力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2019-09-01更新 | 204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福建泉州在南宋时被定为陪都,并设立市舶司。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这表明南宋时期(   
A.对外贸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B.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财源
C.只有官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D.经济重心移至东南沿海地区
9 . 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由此可知,宋代(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B.商业性市镇开始出现
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10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下列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北宋政府“不抑兼并”“田制不立”
B.南宋时期商业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C.两宋政府多与北方政权签订盟约
D.宋词开市民文学之先河,影响深远
2016-11-27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