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在中外饮食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伊斯兰教在西北流传,东南沿海阿拉伯移民习俗在广州、泉州等地的扩散,促进了清真菜系形成。喜食各种甜食、烧烤、清炖食物渐成风习。《饮膳正要》收录的回回果蔬有菠菜、胡萝卜等;回回香料有马思答吉、回回青等。回回食品有《饮膳正要》收录的马思答吉汤、杂羹等十多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收录的卷煎饼、酸汤等十二种。中亚葡萄酒、西亚阿刺吉酒也传入中国。在此过程中,外来饮食被中国传统饮食吸收融合,如西亚人传授的木灰制糖法,使调味品中糖类的质量更高。

——摘编自戴杏贞《元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中叶北美发现金矿,及“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大量华工涌入美国,以华工为主要市场的中餐馆应运而生。此后饮食业逐步取代采矿业成了北美华人的专业,中餐厅也走出唐人街,开始服务更多客群,并去到美国白人社区。这是华人以开中餐厅的形式向美洲进行物质和文化影响的缩影。民国时,粤菜的杏花楼、万花楼等餐馆继续繁荣,新的餐馆以姑苏亭、南京楼、江南楼等名目开设。酒楼的消费对象也变得“五湖四海”起来。

——摘编自周松芳《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元代外来饮食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华饮食在美国传播的基本情况。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外饮食交流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体育休闲活动获得极大的发展,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而且以多种方式存在。蹴鞠因其比赛风格、方法的改进,成为了一种兼具技能性与表演性的体育休闲活动。每到春天,市民纷纷奔向园圃去踢球,东京汴梁出现“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的景象。如果说蹴鞠是一种较为轻松的体育休闲运动,那么相扑则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同样深得宋代市民的喜欢和认可。水上体育运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梦梁录》载:朝廷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标、水秋千、掷水球、弄潮等形式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摘编自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

材料二   伴随着各项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和活跃,南宋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瓦舍”的发展,为体育表演和体育观赏活动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代表着体育休闲娱乐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瓦市相扑者,……以图揉手之资”,体育表演也成为了一种可以赚钱谋生的手段。不管是在街头巷尾的体育表演,还是各大瓦舍勾栏中的体育表演都会采用商业化的宣传方式,这些都为当时的体育休闲注入了商业化的特性。而前去观看体育表演、进行体育休闲消费的观众更是数不胜数,使得在当时观看体育表演呈现出“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昃晨晨《南宋市民群体的休闲生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体育休闲活动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体育休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024-01-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至正四明续志》记载的海道进口货物来看,除了满足元朝统治集团奢欲的海外珍奇,大多是国内缺乏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货物,符合“博换他每中用的物件来”的互通规律。爪哇商人将元朝的养蚕、缫丝、织锦方法带回爪哇。真腊人“以唐人金银为第一、五色轻缣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锡馓、温州之漆盘、泉处之青甆器,及……麻布、黄草布……”,真腊的国主穿用“以销金缣帛为之,皆舶商所馈”,官员出行按仪制乘轿张伞,所用伞盖“皆用中国红绢为之”。

——摘编自金峥杰,邓可卉《“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元朝纺织品海道互市》

材料二   公元10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陆、秘鲁海岸和东非独立发展为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史称“棉花部落”。棉花种植与加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15世纪末新航线开辟以来,精美的印度棉布大规模地进入欧洲市场,并用以交提非洲劳动力以供应美洲种植园的需要。

英国棉纺织品占领了先前由印度纺纱工和织工控制的多层面的出口市场。起初,棉产品制造商聚焦于世界上臣服于战争资本主义的地区。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即工业革命的全盛期里,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棉纺织品出口销往这些地区。实际上,这些出口商品是经过大西洋经济渠道流通出去的,英国花了两百来年和无数财富来建造这些渠道。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推行纺织品海道互市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棉纺织业逐渐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背景。
2024-01-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12世纪,中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文化转型,在广阔的领域引发转变。

概述举例
文学文学上“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文以载道”被提出,渗透着强烈的淑世精神如“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等宋词兴起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经学士风新变,疑经、新解,层出不穷,从章句训诂转向发明义理,返回到先秦的经典著作里探寻儒学思想的源头,所关注多为蒙养教育、族规家范、为官之道、佐天子而理国政等范仲淹据《易经》作《上执政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非知变者,其能久乎?”
史学史学评论高潮形成,道德原则成为史家品评的终极标准。官修到私撰转变,着力研究区域专门史,并更多强调“正统论”司马迁《资治通鉴》客观选择史料,考辨真伪,秉持“顺之则昌,叛之则亡”的道德之上原则

——摘编自【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材料二   宋代形成了“内省”“精致”的“宋型文化”,新的文化模式经过沉淀和自我充实后,转而趋向稳定、内向,不仅没有导出“近代化”,而且新的意识形态凝结为一种顽固的文化类型,并从实际渗透到整个国家,宋代以后的中国文化知识在旧的基础上发生了新变化,这本身又称为传统的一部分,且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

——摘编自张晓淮《两宋文化转型的新诠释—读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一及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的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唐代政治发展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且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交通的便捷,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等都为宋代城乡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商业繁华情况,南宋初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很翔实的记载,北宋末画家张泽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商业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省六部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叶作为商品开始进行交易,最早明确记载于西汉王褒的《僮约》:“武阳买茶”。发展到唐代,以茶叶、丝绸为代表的农产品通过互市和朝贡的方式进行流通,形成了固定的区域市场。 自中唐以来,政府对茶进行了严格的政策控制,茶叶生产、买卖悉由官府经营。宋朝大兴茶马贸易,设立茶马司专管边疆的互市,通过售出茶叶、食盐、丝绸等,换来马匹充实军备。后来,宋朝的茶叶政策逐渐宽松,民间买卖放开,私人向吐蕃、西夏出售的茶叶数量也越来越多。明代茶叶分为官茶、商茶、私茶。官茶主要用于西北易马。商茶由民间商人经营,领引纳税,准许公开售卖。私茶未经请引纳税,属于走私交易。

——摘编自陈宗懋《古代茶叶贸易的发展与演变》

材料二   中英茶贸易在17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茶作为来自东方的舶来品,最初在英国人看来,它既是价格昂贵的奢侈饮品,亦被视为万能灵药。茶在社会上层广受欢迎,尤其是在“饮茶王后”凯瑟琳的带动下,“很快就使得饮茶在英国宫廷之中变得流行起来”,同时茶亦被引入咖啡馆之中,中产阶级也逐渐接触并开始饮茶。自18世纪中叶始,饮茶在社会下层日益普遍,促使茶叶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英国茶贸易在18世纪后期仍增幅惊人,尤其是1784年英国通过《减税法案》降低茶税之后,茶税税率由超过100%降为12.5%,中英茶贸易得以迅猛增长。英国大量进口茶叶,但是并没有合适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几经探索,在印度发展了影响深远的鸦片生产。

——摘编自刘章才《“奇迹般的商品”:18世纪中英茶贸易述论》

材料三   1886年为旧中国茶叶输出的最高年份,此后中国茶叶出口量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印度、锡兰是英国的殖民地,茶园经营规模大,一般都雇佣千百名工人。中国只是分散的小农零星地种植数株,多用业余时间经营。印、锡、日等国政府均免收茶叶出口税,锡兰则每磅还津贴银三分五厘,约每担津贴银四两之多。而中国每担茶除应纳出口税二两五钱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落地银、厘金及其他苛捐杂税。此外,在进口税上,帝国主义也往往采取歧视政策。如英国政府规定,印、锡茶每磅收进口税十便士,而中国茶则收十二便士。

——摘编自谢天祯《近代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饮茶之风在英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出口的变化及原因。
2024-02-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四川自贡·一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泉州跃居为东方第一大港。这期间,泉州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造桥热潮,32年内修建了25座桥梁,总长达三四十里,绝大多数桥梁建于滨海或海湾之上,还发明了许多先进的造桥技术,如筏形基础、睡木沉基、养蛎固基、浮运悬机架桥等。各具特色的桥梁是古代泉州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吴艺娟《两宋时期泉州地区的造桥技术》等

材料二   19354月,茅以升怀着强国之志,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在战火纷飞、经费紧张、建造难度大等情况下,仅耗时两年半就建造完成。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打破了中国铁路桥外国包办的历史,使“东南铁路系统连成一片”。然而就在大桥建成后一个多月,193711月侵华日军攻陷上海,进犯杭州,为阻止日军南下,茅以升奉命炸桥。……据统计,钱塘江大桥开通仅89天,经大桥运送的抗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价值应在三千万元左右。更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逃难。

——据冉绵惠《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的抗日壮举》等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中国的桥梁建设,在传承中华民族特色、融合中国传统造桥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又不断刷新桥梁工程技术新纪录,成为世界桥梁大国。

世界排名前10桥梁中国占有数量

桥梁类型跨海大桥斜拉桥悬索桥拱桥
中国数量69
(其中4座在建)
8
(其中5座在建)
8
(其中2座在建)

——《人民日报》(2023年7月27日第7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泉州桥梁建设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简析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的重要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桥梁蕴含的价值。
2023-12-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普高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农具的定型和配套基本是在宋代完成的,以常用的犁为例,人们在其工作部位安装了“裂(chi)刀”,它能够确保以锋利的裂刀开垦土地,从而使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在农本思想的支配下,赵宋王朝大力鼓励甚至组织农户开垦荒地,“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而且宋代的客户已经被视为与主户一样的国家编户齐民,“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乎”,他们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自由,具有迁徙和退佃的自由。客户与地主之间是以租佃契约方式暂时结合起来的经济关系。到了宋代,城市结构突破了坊市的限制,商品交易再也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摘编自徐红《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探析》

材料二   宋代政府常常通过禁榷专卖制度和货币经济的手段刺激经济发展,如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就试图通过货币借贷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宋代,由地方精英和政府共同倡导的公共组织不断渗透到经济领域,朱熹在地方推行由民间组织的社仓,以及义役、书院、宗族组织等。这些公共组织在从事公益事业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需要经营某些产业或田产,从而形成公共经济,故族产在宋代以来的公共经济中也就占据主要的地位。宋代民营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宋代一些重要行业,如纺织业、制瓷业等,民营规模都超过了官营,在国家专营的冶炼、酿酒等行业中,有的就由民间承包经营,其中已经有很大部分的民营经济成分。

——摘编自王一胜《宋代经济的现代韵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谈谈宋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夜市起源于汉代,兴于唐代。唐代韦述的《西都杂记》中记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弛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治安,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一年之中除上元三日市场可通宵达旦,其余时间都要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在实行宵禁制度时,夜间的活动多为上层贵族、官僚阶级和部分文人在豪邸中进行的宴饮活动,市民阶级的活动较少,到晚唐五代时期,宵禁制度有所松弛,由原本的里坊制度转变为坊市制度,出现专门的草市、夜市,丰富了下层民众的娱乐生活。

——摘编自孙黎《我国夜市发展综述》

材料二   宋代夜市日臻成熟,宋朝定期、定点集市夜市、节日夜市遍布全国城乡。北宋首都开封,南宋行在临安(杭州)都是具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南宋临安的夜市与东京开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主要街区都有夜市,店铺林立。朱雀门外尤以“州桥夜市”与“马行街夜市”两处较大,东大街也是“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即便是禁地皇宫,周围也有酒楼、店铺。时半夜酒楼作乐喧嚣声甚至传入皇宫内。商品交易、娱乐、服务性场所或机构有很多,其中在夜间经济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酒楼、茶肆、邸店(客店)、塌坊(仓库)、瓦舍(瓦子)。经营项目多是餐饮、住宿、百货等。

——摘编自李华瑞《古代夜市,为何宋朝最兴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夜市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夜市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朝廷在成都设茶场司,在熙河设买马司,分别管理买卖川蜀茶叶、交易番区马匹事宜。……川陕甘一带人口稠密、村镇密布,有大道,有捷径,道路呈网状分布。官府在四川至熙河道路的沿途“添置递铺,十五里辄立一铺”,或差发厢兵,或招募苦力,充当脚夫运输茶叶。同时官府以盐引之法鼓励川商参与茶运。通过茶马贸易昔日以军政用途为主的唐蕃古道蜕变为商贸繁荣的茶马古道。

——摘编自张洁《茶马古道线路兴替:基于官办茶马贸易的考查》

材料二   明初,政府在“以茶驭番”方针指导下,从茶叶的产销到马匹的交易管理都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官营体制内难以克服的弊端,茶马贸易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于是弘治三年,明廷出台“召商中茶”政策,“令陕西巡抚布政使司出榜招商中,给引赴巡茶御史处挂号,于产茶地方收买茶斤,运赴原定茶马司,以十分之率,六分听其货卖,四分验收入官。”允许商人参与茶马贸易活动。

——摘编自王晓燕《官营茶马贸易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发展茶马贸易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采取这些措施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明代茶马贸易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古代中国的茶马贸易。
2024-01-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