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宋代草市镇研究》一文中的统计,当时华北有草市镇596个,关中有草市镇263个,四川有草市镇779个,荆湖地区有草市镇36个,东南地区有草市镇365个,华南地区有草市镇350个。这些数据可以佐证,宋朝
A.农村集市发展迅速B.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C.北方经济发展停滞D.南方经济地位提升
2 . 下图是汉、唐、宋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数据图。对该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源于美洲物种的传入
B.推动政府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C.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与南方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
2024-05-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材料一表格中数据反映唐宋时期什么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试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3-1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天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宋朝人口变化图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户口清查的成效显著
2023-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宜兴中学、泰兴中学、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都城东京城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宋周邦彦《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三   某同学在学习了北宋定都东京的争论和东京城的面貌后,感受到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的依赖,欲进一步探究唐宋以来经济重心的变迁。下表为他所查阅到的唐天宝年间与宋元丰三年全国户口对比。

朝代唐代宋代
项目合计户数占当时全国的比重合计户数占当时全国的比重
北方528766259.02%573457738.22%
南方212829523.77%665842140.45%
中西部153745117.17%319857521.32%
总计户数895340815591573

——整理自傅蓉蓉著《北宋前期南方经济圈形成与文学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太祖与大臣讨论的结果,结合他们的对话概括古代都城选择重点考虑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宋东京城繁荣的原因。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要求: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数据(部分),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省份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
江西福建广东
321132244151812442029
241
201125202517163025640244920
A.水利兴修技术的进步B.北方环境持续恶化
C.政府强化对南方控制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2024-01-3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公元1006年,北宋制定了汴河(大运河的一部分)漕粮定额为每年600万石,其中部分年份实际漕粮额如下表。此表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年份实际漕粮数量
(单位:万石)
年份实际漕粮数量
(单位:万石)
大中祥符初(1009年前后)700元丰六年(1083年)620
天禧五年(1021年)600元祐六年(1091年)450
治平二年(1065年)575政和五年(1115年)650
熙宁三年(1070年)620政和七年(1117年)650
注①学者推测该数据为上半年抢运而超额完成的。
A.漕运影响南北经济平衡B.京师物资供给倚重南方
C.北方经济陷入严重衰退D.政府加强商品经济管控
2023-07-04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8 . 下表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情况,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     
南方北方
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2080万40%3120万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5500万65.5%2900万34.5%

A.阶层流动明显增强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方经济持续衰退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石、骨、蚌器农具开始逐渐为铁器农具所取代。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葬出土的179件铁器中,包括:犁4件,镢4件,锄36件,铲10件,镰1件。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由于传统选种技术的发展,培育新品种的速度加快,明代中后期的水稻品种已相当丰富,南直隶……浙江等地的水稻品种已有三十八个,不少属于优良品种。此外,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南方部分农民还因地制宜,采用农林牧副渔综合生产的办法,形成了一种较有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巧妙利用水陆资源和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互养关系,把土地利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摘编自王天有、高寿仙《明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土地制度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代中后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领域的变化对商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情况,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2080万40%3120万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5500万65.5%2900万34.5%
A.阶层流动明显增强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方管理能力较差D.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