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唐至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图(单位:人/平方公里)。据此可以推知(     
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B.北方经济趋于停滞
C.南方海外贸易繁荣D.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2023-12-19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唐朝至南宋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它反映出唐至南宋的变化趋势是(     
地域年代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北方493459679
南方2578301238
A.南北文化交流B.经济重心南移
C.疆域面积扩大D.中央集权加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摘编自《明史·选举志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
4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图中两宋时期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政策的变化B.政治局势的变化
C.航海技术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5-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都城的变迁

材料一自西周以来,许多王朝在西安建都。为了都城的营建及其他相关土木工程活动,关中及其周边山地的原始森林遭到大量砍伐。隋朝建都时,生态破坏导致农田面积缩小,粮食单位产量和总产量下降,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关中“天府之国”的优势丧失。随着都城人口的增长,关中农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凸显,长安难以依靠关中达到自给自足。隋唐时期的漕运和交通开发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

——摘编自霍斌《史说长安·隋唐卷》

材料二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来回游移。这种政治文化中心的游移不定,直至晚唐节度使朱温灭掉唐朝,彻底迁都洛阳并开启五代而结束。此后,洛阳开始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唐朝后的五代政权,有三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也曾定都洛阳,两个政权(后汉、后周)定都汴京(开封),开封又一次进入历史视线,后来的北宋就定都汴京(开封),而南宋政权又把都城移至临安(杭州)。

——摘编自王宁宁等《从隋唐大运河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东移与乐舞形态格局嬗变》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隋至南宋时期都城变迁趋势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思想家时空分布统计表   单位:人   

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边疆地区合计
春秋战国至北宋912710119
南宋至明清16731510114
晚凊至近代12510440
合计1081252614273

——摘编自匡亚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思想家在地理分布格局演变上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思想家地理分布格局演变的原因。
2023-05-12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隋唐时期运河图与元代运河、海运图。这一变化(     
   
A.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解决了北粮南调的运输问题D.使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表。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代北方户数(万)南方户数(万)南北对比(南方占%)
汉(元始二年)96511110.3
唐(天宝元年)49325734.3
宋(元丰三年)45983064.4
A.国家疆域的开拓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的长期战乱D.社会控制的强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西汉—北宋)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人口(万户)
西汉2470.6859985785
唐代39204105148529
北宋112247606624296

——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迁”,第二次是唐朝时的“安史之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这几次南迁都是因为北方战乱不止,在求生的欲望下,北方人民纷纷向南迁徙。而南迁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只是人口重心的变化,更导致了文化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优秀的北方人去到南方,不仅带去了优秀的文化,而且将那块未开化的地方变成了经济的重心,直到今日还处于中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刘建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23-1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