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首先,不论家世背景、标榜公平考试、择优录取的科举制度变成了帝国选拔官员的主流途径。较之于唐朝,科举的录取规模在宋代有了实质性的增长。其次,科举开辟了一条向上的社会流动通道,个人可以通过读书应举获取功名,提升家族地位。再次,高度开放的科举就像如今的高考一样,具有全民色彩。一定年龄段之内,所有中等以上家境的男子几乎全部投入科举。受过良好儒家教育的读书人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他们构成了帝国更广阔的政治统治基础。儒家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地域和更广大的人群中,文化中国的同一性得到了增强。最后,从宋代起,科举不仅选拔官员,巩固政权,而且渗透性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才说中国由此进入科举时代。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   1941年7月2日,陕甘宁边区制定施行《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明确边区民政厅组织3人以上的考绩委员会进行干部考核,分级进行,每年一次。边区政府明确了干部任用的四条标准,即“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施政纲领;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关心群众利益;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考核时特别强调,对公务人员有功或有过,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议之权。在扎实有效的干部考核作用下,延安时期“公务员不是站在老百姓头上的官僚”,他们“只是群众中间的先进分子,以自己的艰苦精神及模范作风影响推动群众"。

——摘编自康小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作者认为“从宋朝开始,中国才真正进入了科举时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干部考核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人赵彦卫说:“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据此可知,宋代(     
A.科举制度发展完善B.商人社会地位尊贵
C.门第等级观念淡化D.宗族势力日益衰落
2023-03-09更新 | 11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料记载,北宋时,曹州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南宋时,建安人叶德孚买田贩茶,后获得“乡荐”,娶宗室女,投将士郎。这些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特权阶层的根基被铲除B.社会等级观念消失
C.官员整体素质大幅提升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2023-01-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代除官府的罪犯奴婢外,私家奴婢大部分雇佣化,宋人抛弃了奴婢“类同畜产”的传统观念,视其为“佣雇良民”,这表明当时(     
A.门第观念日益淡化B.社会控制程度松弛
C.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新生产关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022-08-03更新 | 74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等五校高二6月联考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饮食行为被纳入“礼”的范畴。君臣宴乐之时,按照不同等级、身份配置不同的餐具以及餐食,一人一案,跪坐而食。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给中原传统的礼制带来了冲击。

材料二 唐代,中原地区传统的低矮餐案逐渐被北方游牧地区更为舒适、便捷的高足桌椅取代,传统的跪姿习惯也逐步变成了更舒适的垂足而坐。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不拘一格,敢于挑战传统礼制,在饮食生活上饮宴成风,聚会成群。统治阶级也推崇并引领宴会社交之风气,人们渐渐习惯于围桌面食,同桌不同器,聚食而分餐。

材料三 宋代,文人士大夫可以自由结社、朝堂论争,也可以归隐自然、追求自我。各个阶层的接触机会增多,社交活动频繁。临安等地“买卖昼夜不绝”。传统的分餐制,已不符合饮食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特色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聚会需求。

——摘编自周扬《“分餐”与“合餐”的衍变》、陈伟明《分餐传统为何在唐宋时期发生改变》、田芬《唐朝饮食文化中“合食制”流行成因探析》等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与周代餐饮习俗的差异,结合所学说明差异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餐饮习俗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婚姻关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一种主要途径。婚姻观念深受社会发展影响,婚姻观念变化可以折射社会发展变化。

材料一 (唐文宗)“民间修昏(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当时北方门阀士族)耶?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材料二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萍洲可谈》

材料三 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

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
隋唐326322961
两宋319152122274

——整理自段塔丽著《唐代妇女地位研究》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宋时期婚姻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
2021-12-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摘编自《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中任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至少两例),说明宋代文化“登峰造极”的具体表现。
2021-12-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原本高高在上的士人文化逐渐摆脱“唯我独尊”的精英观念,开始走向普通大众,呈现出由“雅”到“俗”的转变,而民间文化亦逐渐突破等级观念的限制,开始路身主流文化行列。这一变化反映出
A.民间文化迎合了统治阶层B.市民阶层扩大推动文化世俗化
C.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发展D.士人文化主导了社会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2021-07-24更新 | 1269次组卷 | 7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