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扩大招生范围,与唐代相比,入学门槛降低很多。在宋代现实生活中,如“工商杂类”甚至连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其子孙都可以进入州、县学校读书。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理学形成推动教育发展B.教育公平得以实现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2 . 宋代在科举上实行独有的特奏名制度,政府对于多次试于礼部而不中者(仁宗以后增加了年龄要求),给予额外的考试资格并赐予进士头衔,给予他们中的大部分士人人仕机会。这一制度(     
A.改变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方式B.表明选官制在宋代得到完善
C.顺应了宋朝重文政策的要求D.进一步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
3 .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婚姻择偶自由B.等级差别消失
C.门第观念淡化D.察举制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宋的宰相韩琦曾说:“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当时的文化中宋朝人评价一个家族的兴盛程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家族里出了几个考中科举的男子和几个嫁给科举出身的女子,所以“榜下捉婿”便诞生了。这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
C.门第观念的淡化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礼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宋朝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了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的婚姻观
C.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D.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武德七年)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宋会要辑稿》则记载(宋太宗淳化三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说明了(     
A.宋代科举取士规模超过唐代B.唐代身份限制严格
C.由唐入宋社会关系发生变化D.宋代四民社会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代中期以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表明宋代(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对民众控制力减弱
C.儒家民本思想得到贯彻D.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解体
2022-12-06更新 | 535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宋代,传统的分餐制不符合消费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和对成本的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商业发展引领饮食习俗新风尚
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和门第观念淡化D.新型义利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
2022-09-27更新 | 956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婚姻择偶自由B.等级差别的消失C.门第观念淡化D.科举制快速发展
2022-09-07更新 | 421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