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兴起茶马古道,北宋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史载:“(宋人与吐蕃)商人博易,甚有信而不受欺绍,商人有信则相与如至亲,借贷有所不吝,岁望其一来,不来则数数念之。”“乾道癸巳(1173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皆有礼仪。擎诵佛书,碧纸金银字相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写道:“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 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摘编自张嘉琳、梁长平《茶马古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与价值》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24-03-13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宗、宋真宗规定:“主人对待奴婢,不得私自黥面,擅杀”;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均为编户齐民,对于奴婢生命权受到侵害的个案,责令“差人检验”,增设检验签署死亡报告的规定,依法约束奴婢的雇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民众法律意识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两宋时期,中古时期森严的良贱制度逐渐被打破。宋仁宗时赋予私人奴婢编户齐民的法律地位,政府规定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后官奴婢制度消亡。宋代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经济职能加强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基层管理日趋严密
4 . 宋人蔡襄曾在其文集中写道:“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随其贫富,未有婚姻之家不为怨怒。”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门第观念淡化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D.娱乐活动丰富
5 . 宋代,新兴的官僚和小地主、商人、读书人(平民士子)逐渐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层”,他们更加务实、参政热情高涨、对财富的追逐大张旗鼓。“新阶层”的出现(     
A.消除了士商之间的界限B.说明社会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C.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D.表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024-0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宋朝是古代科举制的改革时期,“取士不问家世”,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这一做法(     
A.扩大了统治基础B.保证了吏治清明
C.提高了官员素质D.强化了儒学地位
2024-01-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②“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③“男去耒耜则不禁,女去织纸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
④“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已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贱奴,奴婢的来源都本自良人。宋代奴婢与主家的关系,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跟租佃关系一样,“自今人家佣凭赁,当明设要契”。契约写明雇佣的期限、工钱,到期之后,主仆关系即解除。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阶级矛盾得到彻底扭转B.社会人员更加自由、平等
C.商品经济动摇君主专制D.南宋严重缺乏雇佣劳动力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