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从有文字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阅读系统。这个阅读系统以科举入仕系统中的士大夫阶层为主体,在阅读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如《四书五经》),遵照特定的阅读秩序和行为规范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小到能作为谋生的本领,大到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应该阅读有用的东西,“读以致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阅读文化和传统,深刻影响着人们安身立命、做人处世、理想抱负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许欢《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材料二   耕读模式是由两个行为组成,也是由两个阶层实践,因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不以耕种为耻,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不可能,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在文化普及、科举制发展的背景下,宋代社会中耕读已成为普遍现象。耕读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以来的古代后期意识形态和生产领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遍及农家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表明耕读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程度。

——摘编自程民生《论“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宋代的“耕读文化”。
2024-02-2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定州、曲阳近年出土定窑白釉北金娃娃纹饰图案残片。婴孩形象的“磨喝乐”在宋代非常流行,学者孙发成在《宋代的“磨喝乐”信仰及其形象》一文中,对“磨喝乐”的来源做了较为全面的考证,他指出“磨喝乐”作为宋代七夕供奉的重要节物,其名称来源于佛教中大黑天摩诃歌罗的音转;“磨喝乐”具有祈子、宜男之意,则来自于佛教中的鬼子母词利底母磨喝乐,手持莲叶的男童形象则是受佛教中的化生童子影响。宋代“磨喝乐”的流行(     
A.体现出了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B.显示出文化交融推动艺术的多样
C.成为宋代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源
D.促进中国文化和外来文明的发展
2023-12-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中对此多有记载,柳永的《破阵乐》“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刘镇的《贺新郎》“龙舟噀水飞相逐”;张先的《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都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这说明(     
A.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B.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
C.宋代城市的娱乐功能更加凸显D.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