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唐(10661150年),字晞古,河南孟县人,幼时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48岁在宋徽宗画院考试的“竹锁桥边卖酒家”一题中,以独特构思一举夺魁,天下闻名,成为一名山水、人物、畜兽兼工的高手。靖康之变,汴京沦陷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临安卖画度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令其画风骤变。南渡后的作品简练洒脱,水墨苍劲,完全抛弃了上留天下留地的整体构图只关注一个局部的景致,出现了“边角构图”的南宋山水画特征。其中《采薇图》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画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面容清癯,身体瘦弱,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存亡的关切,也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国家危难之际投降变节,可谓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摘编自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伍勇读史笔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唐作品的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唐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2024-05-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右图为元代王振鹏(曾任秘书监典簿,管理宫中书画图籍)参照《东京梦华录》及前人作品创作的《龙池竞渡图》(局部),描绘了北宋汴梁内府御池苑在农历三月三日举办的龙舟比赛活动。与前人作品相比,该画作将皇帝形象隐藏于画尾雄伟的宝津楼中,高台之上观景之人也多被淡化处理。由此可知,该作品(       

A.是研究古代体育运动的一手资料B.兼具了文人意趣和市井风情
C.注重回避朝代更替中的政治问题D.深受程朱理学思想深刻影响
2024-03-21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武将诗句中经常出现“龙虎”“宝剑”“血”等军事意象,常连用“长驱”“直捣”“风霆”“断弦离柱”“铁骑”等气势雄壮的词语以彰显其豪情壮志,以此表达武将“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的殷切心情。如《满江红·怒发冲冠》既写了岳飞“仇”的情感,又抒发了其“报国”的决心,还有今昔对比下“山僧不识”的英雄失意,其中不乏文采斐然之语。武将创作的诗句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歌咏风月闲情,甚至阐发义理、抒情表达委婉曲折如文人自作的作品,如生值“中兴”之际的刘锜写道,“西风萦破梦,落日乱残蝉。岁月俄如此,功名岂偶然”。

——摘编自何潇《宋代武将作者诗词创作倾向》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武将诗词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武将诗词创作特色形成的时代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有学者指出,北宋词多娱宾遣兴之作,自然感发,率性之作;多风花雪月之吟唱,无寄托可供寻觅。南宋词多黍离芰麦之悲苦,多用比兴寄托手法,以费心构思,巧妙安排为主。这反映了(     
A.时代变化影响文学创作B.宋词迎合市民生活需要
C.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D.商品经济影响宋词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调琴啜茗图》中的贵妇人眉毛弯弯,肌肉丰满,形态艳丽多样。宋《撵茶图》画中则突出对场景的描绘,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画面。这一风格变化反映了(       

《调琴啜茗图》(局部)                    《撵茶图》(局部)

A.商品经济持续繁荣B.审美观念根本改变
C.儒家思想深入发展D.制茶技术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A.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2023-11-10更新 | 605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蹴鞠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白居易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就描写了洛阳市区“上苑”“中桥”一带市民蹴鞠的情形;宋代《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的记载。据此可知(     
A.蹴鞠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欢迎B.唐宋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
C.体育活动丰富文学创作题材D.经济发展助推市民文学进步
8 . 下幅《墨兰图》是宋末元初画家郑思肖所画,其兰无土无根,画上题诗一首:“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这一画作(     
A.蕴含了理学思想的精髓B.彰显了画家不问世事的品性
C.体现出写实主义的风格D.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
9 . 瓷器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小小瓷器更能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瓷器技术的原创国。考古学证明,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国两汉,作为产量巨大的手工业生产系统,它因胎土、釉色、造型、工艺、装饰等差异而逐渐形成产地特色,俗称“窑口”。从唐代开始,在文献中开始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口名称。两宋时期,瓷业之“窑口”达到昌盛阶段。宋代陶瓷业中的不同窑系甚至同一窑系的不同窑口、窑场,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在印花、刻花、划花、塑花、嵌花、绞花、镂花、绘花,在书法、绘画、诗词、印章、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

材料二两宋时代的中国,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呈现出惊人的进步,考古发现的“宋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考古学视野下的宋瓷特质鲜明,富于创造,高贵雅致,光耀古今,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宋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国文化繁盛期的世道人心。既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工艺篇章,也成就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奉献。

——以上材料均摘自贺云翱《瓷器中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瓷与宋文化关系”角度出发,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所集体编写出版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是钱锺书先生执笔的,他在其中说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从多种文化脉络来看,宋代都处于重要位置。

——摘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政府在这些地方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宋高宗在位的晚期,市舶司的收入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最高额一倍。由此可见,南宋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了北宋,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三个方面概述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外贸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