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元明两代部分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节梗概。这反映了(     
角色情节梗概剧作
萧淑兰萧淑兰求爱张世英,张世英拒绝并云:“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元]贾仲明《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卓文君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受阻挠后私奔文君为相如驾车,并有台词“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元末明初]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
李云英李云英的丈夫从军后不知所踪,亲友规劝再嫁时以“烈女不更二夫”为理由拒绝。[明]李唐宾《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A.经济发展下市民文化的繁荣B.社会环境宽松催生批判意识
C.戏剧作品蕴含社会教化功能D.政府极力维护理学的正统性
2023-11-05更新 | 77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兴化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昆琶曲,青草离离咏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番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大一统格局影响士人心态变化B.士人坚守夷夏之防
C.民族压迫下文人备受精神摧残D.南宋民族精神丧失
3 . 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017-08-04更新 | 2373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城南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普职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代的三国戏注入了作者以史写心的情感,具有深沉悲壮的悲剧色彩。剧作家们重视明君忠臣,强调汉室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喜爱的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人物又具有浓郁的市民倾向。上述材料佐证了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创作趋向长篇化、通俗化
C.以悲剧为主要表现形式D.凸显民族意识和市民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时期,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先秦至唐,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200多人。宋代女性作家有的来自宫廷嫔妃、大家闺秀,有的来自平民百姓、婢妾娼妓。她们中,除李清照、朱淑真外,魏夫人、吴淑姬、温琬、张玉娘等人,也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从闺阁中走向了世界,突破了女性学单一的闺中诗模式,其中更有抒情写景、咏史怀古、军旅边塞、爱国之诗等,整体质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摘编自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等

材料二   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如词作品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女性,这与宋代歌楼酒肆业的高度繁荣密切相关;同时,词的婉约性决定了它更多地以“绮筵公子,绣幌佳人”为描写对象。除此之外,宋代文学中还有较多女性形象塑造的是话本小说。它对市井小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编自杜少静《浅析宋代女性与文学之关系及其产生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女性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如下图)。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外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A.时代背景影响士人心态的变化B.程朱理学坚守夷夏之防
C.文人精神备受民族压迫的摧残D.元代诗人丧失民族气节
2022-1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江苏专用)01
7 . 袁行霈在《中华文明史》中提到:“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业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话,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惩劝……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这表明当时(     
A.印刷术促进白话小说的鼎盛
B.通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C.理学推动市民文化迅速发展
D.市民阶层主导对历史的解释
2022-07-0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宋代,一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兼营绢布、日用小商品,且在村落、附近集镇从事小规模商业活动的模式。在自然环境特殊的地区,人们会共同投入以市场为目标的其他产业,譬如在南方山区,完全市场化的茶、竹、木、漆、纸等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宋代还是十九世纪以前铜产量与铜钱铸造量最高的时代,又曾以年产铁十四万吨的水平在世界前现代国家中高居第一。更多的与土地相分离的人们,则投身商业,涌入城市,使宋代发育出繁盛的商业城市、发达的城镇体系、商品交易网络,也使宋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前朝后代均难望其项背的程度。高度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学术文化的繁荣,唐朝后期出现的断诗体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1)据材料,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表现。
9 . 胡适说:“文学革命至元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第一流之文字,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一种‘活文学’出世。”陈垣说:“以论元朝,为时不过百年。……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得国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论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则汉唐清学术,岂过元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胡适对元代文化持肯定态度B.陈垣批判胡适对元文化的观点
C.陈垣对元代文化持否定态度D.两者都对元代文化持肯定态度
2023-02-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文姬归汉图》(下图)系南宋著名画家陈居中创作的历史故事画,以东汉才女蔡文姬身陷匈奴最终回归的坎坷经历作为创作主题。此作品(     

A.反映出浪漫主义唯美画风B.蕴含着托古喻今的家国情怀
C.旨在厘清汉匈关系的演变D.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思想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